端午节的作文经典[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
我一大早就跟着妈妈去市场,一进市场人海人山,看到每个人手里都举着艾草拿着香包。这时我也想买一个香包。妈妈说香包可以自己做,自己做的更有意义。于是我在市场采够了做箱包的材料。
一回到家,我就拿出红布、针、刚刚买的艾草和棉花。首先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穿针了。没办法只好自己慢慢摸索,我先拿起线,用剪刀把线斜着剪了一下,只听咔嚓一声线断了,我用水粘湿线,一遍又一遍地把线捏细,线头对准针眼,3、2、1,成功了。在线的尾部打个结就开始缝针。拿起针,我沿着裁好的心型飞快地缝起来,没过一会儿,一个开了口的爱心就逐渐成型了。我塞进艾叶、棉花,眼见大功即将告成,可打结收口这一环节又让笨手笨脚的我感到了头疼。我用力把针尾抵在布料上,用线围着针绕圈圈,一圈又一圈,直到线都快不够用了,才一闭眼,使劲一抽,结总算打上了,可偏偏高傲的.吊在半空,不肯和香包亲近。无奈,我只好再来一次,可这次更糟,由于抽针太快,连结都没打上,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总结前两次的教训后,我再接再厉,终于打出了一个不偏不倚服服帖帖的收口结。
今年的端午节,我既开心又难忘,使我了解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的风俗,了解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精神,更懂得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坚持。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节日吗?告诉你吧,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
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吗?告诉你吧,楚国时代,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十几岁时就当上了楚国的大臣,受到楚王的重用和宠爱。几个奸臣看见屈原如此受楚王的重用和宠爱,心里非常妒忌,于是一起想了一个计策,此后天天在楚王身边,每时每刻做的每一件事都顺着楚王的.心意,把楚王迷得天昏地转。楚王听了奸臣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他乡。在流放的途中,屈原听说自己的国家被敌军灭掉,百姓生不如死,于是就跳进了汩罗江。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五月五日这一天命名为端午节。
那龙舟和粽子又是怎么来的呢?屈原跳江之后,许多人划着船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慢就变成了现在每年的龙舟竞赛。而有些人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咬屈原的尸体,就拿出准备好的饭团、鸡蛋等食物,纷纷投入江里,后来,就慢慢变成用荷叶包着糯米和鸡蛋、猪肉等等,用水草裹着,投到江里,再后来,就慢慢变成我们现在吃的香喷喷的粽子了。
端午节的早上,奶奶、姑姑和妈妈给我包粽子吃。我跑过来,说:“妈妈,我也要包粽子,您来教我。”“好的。”妈妈说。妈妈叫我拿来了一片叶子,把它卷成牛角状,挖一勺米放进去,再把叶子卷起来,用绳子把粽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甜甜地笑了。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懂得了先苦后甜的道理,真是一举两得。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奶奶家过端午节。
我们来到家和超市,爸爸、妈妈去买东西了,我看见了我们班的同学季官清,我们两个在超市门口说着话,
忽然发现旁边大树上的鸟窝里掉下来一个鸟蛋,但是鸟蛋已经破碎,我们心里挺难过的。
我们来到了东营奶奶家,一看奶奶正在包粽子,我也去帮忙。我先把竹叶卷成圆筒形的,
再往里面装上各种各样的`馅儿,然后把粽子包成四个角,再用线把粽子捆好,放在锅里煮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连绵不断的山,绿阴如盖的树,书声朗朗的校园,古色古香的农家小院,你们猜这是哪儿啊?这就是我们岢岚的美丽乡村——宋家沟。
清晨,我们早早地到达了宋家沟。我走进一户农家小院,院中弥漫着花香,听着鸡鸣犬吠声和小虫的呢喃声,好一支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啊!院中有一块地,种树,种菜,种花,虽然不是什么奇花异草,但又是一道好景。真所谓"院中桃花始盛开,青天白日映楼台。绿树碧檐相掩映,好似仙境天上来。"这样的生活怎能使人不向往呢?
正在陶醉之时,"岚漪书社端午节诗文朗读会"开始了,社员们心潮澎湃,绘声绘色的分享着自己的作品。赵阳老师和小白的《一起成长》让我感受到了父女之间那份无微不至的爱;任宇阳小朋友的《保护地球妈妈》让我知道保护地球,世界才会更美好;安昱熔小朋友的《少年中国说》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少年的壮志豪情:李子阿姨的原创作品《水土如画》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岢岚人对这片热土那份深沉的爱。
但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宋家沟小学的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和纯真可爱的`学生。这些老师把自己的心血和无私的爱都倾注于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燃烧于伟大的教育事业。我记得有一位女教师说,她住在学校里,平常很少回家,每次儿子给他打电话都会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啊?",每当他挎起包包正准备回家时,孩子们都会问"老师,您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这位老师的心中是举棋不定的,因为这些都是她的孩子。在这个小小的学校里,有着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虽然渺小,但他们的爱可以感化这里的孩子,改变这里的孩子,他们希望孩子们越来越好,长大以后成为一代栋梁。这些纯真可爱的孩子们这么小就离开父母生活自立,在他们的小世界里,老师就是父母,他们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用这种老师最喜欢的方式来感恩老师,不想让老师失望。在他们小小的身体里赋有着满满的正能量。
那连绵不断的山,绿树如盖的树,书声朗朗的校园……一切都印在了我的记忆之中。在静谧的中午,人们正在午休,鸡、犬、小虫也不再鸣叫,只有树叶在飒飒作响,也许它是在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时令已进入了农历五月,卖粽子的忽然多了起来:形状不同大小各异的粽子,外面包着的曾经鲜绿的苇叶煮熟后已成了黄褐色,牢牢地裹着里面的糯米,还有各种各样的馅。虽说苇叶颜色已变,但那清香却逸散开来,那应该是粽子独有的味道,唤起人们心中的记忆,借此牵扯人们的视线。
长大以后,我很少吃粽子,或许因为它既是一种甜食又是一种粘食吧,那过浓过腻的口味总让我敬而远之。虽然不喜欢吃粽子,但每每看到粽子,我还是忍不住好好端详一阵,把它们与自己记忆中的粽子进行一下比较,总是试图找出这些粽子的不完美,前些年每次都能如愿。近些年来,粽子的商品化已让它们身价倍增,它们的外观也空前漂亮起来,完美得让人几乎找不到一点瑕疵。无论那些粽子怎样精致,它们依然难与我心中的粽子匹敌,因为那是带着母亲味道的粽子啊,天下没有人能替代母亲在儿女心中的地位,母亲亲手包出的粽子,什么样的粽子可以比得上?
小时候家里很穷,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没有人会奢求吃上美味佳肴。那时的节日似乎只有春节家里才过,父母太高兴了,可能会在中秋节时给我们几个孩子一人弄上一块月饼,至于端午节,我们的思想里是没什么概念的。虽说家乡哪里都是池塘,池塘里生满了芦苇,但对苇叶与端午节的关系我们却一直都不知道。每年端午时芦苇已长得一人来高,苇杆粗壮,苇叶肥硕,宽宽的,厚厚的,泛着碧绿的油光,看着怪着人喜欢的,有时忍不住会摘上几片苇叶编上一顶帽子(命名为帽子,只是有个大致样子,那外形实在有愧于这个名字),装模作样地戴上,还得用手扶着,恐怕一个不小心,那帽子就会四处飞散。有时母亲会让我们多采一些苇叶带回家,她用来铺屉。但那时小小的我从不知道苇叶还能用来包粽子,甚至对粽子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何止不知道粽子,甚至那时还可笑地把“粽子”与“凳子”两个词混为一谈。
知道粽子是从母亲的口中。母亲记忆力极好,口才极好,特别善于讲故事,什么样的故事到了她嘴里都那么生动有趣,总是让人听不够,我的童年似乎很多时候总是坐在母亲身边,听她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现在回想起那些时候,我常常疑惑基本不识字的母亲是从哪里得来那些故事的呢?或许有听来的,有些可能就是她自己编出来的,只是母亲健在时,自己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更没问过母亲,如今想问也没处去问了,这也就永远成了一个谜。
早已忘了是什么缘由,母亲会讲到粽子,可能是她回想起曾经的生活,回想起粽子的甜美吧。母亲绘声绘色地说着,于是粽子的香味在我们头脑里弥漫开来:香喷喷的糯米,粘粘的,带着韧性,一粒粒被丝丝缕缕纠缠着;红艳艳的大枣,甜甜的,裹在米中,咬开粽子时会从里面露出来;而粽子外面包的竟是碧绿的苇叶,家乡到处都是的苇叶,只是这扁长的苇叶怎么可能裹住米呢?虽说母亲已说得很详细了,但我们那有限的想象力仍然不能想出粽子是什么样的,何以苇叶能包住米。虽然还是不知道粽子是什么样的,但关于粽子的美味想象却异常丰富起来,看到芦苇时就会忍不住想到粽子,幻想什么时候家里也能包上一次粽子,也能真的尝尝粽子的味道。
后来上学了,家里还是很穷,还是包不上哪怕一次粽子。可能是小学一年级吧,老师给我们讲了粽子的来历,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跳江而亡。母亲虽然有许多故事,但她毕竟没上过学,认字太少,她不知道屈原,也不知道粽子的来历。当我把这粽子和屈原的关系讲给她时,她认真地听着,就如我们听她讲故事一样睁大了眼睛。母亲生在那个年代,没能上学,上学一直是她心底的痛,也正因为那个原因,她对我们上学非常支持,她不想让她的痛苦延续到我们身上。母亲听完我讲的粽子和屈原的故事后,非常郑重地说,哪年家里条件允许了,端午时一定要包许多粽子,既可以纪念那么好的官儿,又可以让我们几个孩子也尝尝粽子解解馋。
没想到母亲说这话不久,家乡就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很快家里的吃饭不成问题了,那一年端午节前,母亲不知从哪买来了米和枣,于是家里第一次要包粽子。
母亲吩咐我们兄妹几个采苇叶,告诉我们小心些,尽量找宽大些的叶子,别把苇叶弄劈了,想着粽子的甜美,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地奔向苇塘。五月的苇塘如一片碧海,芦苇喜欢生得挤挤挨挨的,一颗颗颀长笔直,干相依,叶交叉相连,即使风来,也难钻入其间。我们拉开密密的芦苇,小心不把它弄断,拣肥大的叶片完完整整地摘下来,一片片码放整齐,在心里,这苇叶早已变成了粽子,裹满了白白的糯米,甜甜的`红枣。
母亲把我们采回的苇叶又检查一遍,洗净表面的尘土,放入开水中微微汆了一下,翠绿的苇叶成了深绿色,却变得柔韧了许多,用手卷动再也不裂开,母亲把汆好的苇叶放入冷水中浸泡,端来早在大盆里泡好的米和红枣,找来洗好的稻草,开始包粽子。
母亲在左手中铺开三四片苇叶,用右手捞一把米,再加上几个红枣,上下左右折几下,扯过一颗稻草系上,一个严严实实的大粽子就包好了。我们几个在旁边看着,觉得母亲的手太神奇了,怎么那么几折苇叶就裹住了米呢?于是我们就吵着让母亲教,可能家里终于能包粽子了,母亲的心情也格外好,特别有耐心,一遍遍讲着,演示着,我们用心地学着,但终归是手太笨,不是苇叶根本包不住米,就是虽然勉强包在一起了,但不是这里漏了,就是那里破了。我们互相取笑着,互相鼓励着,于是满院子都是母亲的笑声,我们的叫嚷声。
虽说我们包的粽子丑陋异常,母亲还是给我们留了下来,并做了记号,说等粽子熟了时,让我们自己先挑自己做的吃,我们觉得自己也会做粽子了,都很开心。
粽子终于包完了,母亲把它们一个个码在大锅里,开始煮粽子。煮粽子可不是一件轻松事儿,五月天气已热了,母亲坐在灶前烧火,非常耐心地,身上都是汗。粽子里的米是生的,又被苇叶包在里面,要煮好久才会煮熟,包完粽子时已到了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了,母亲整个晚上就要守在灶前煮粽子。我们本来都在盼着吃粽子,就都围在母亲身边守着锅。母亲也不烦我们,一边烧着火,一边给我们说着谜语,讲着故事。我们的心情都在粽子上,母亲的故事再好也听不进去,总是不停地问母亲粽子熟了没有,还得等多久?母亲总是说过一会就行了,可是一直等到我们的眼皮开始打架,实在忍不住粘在一起时,母亲还在往灶里添火。于是粽子的香味飘进了我们的梦里。
第二天早上,在母亲呼唤起床的声音中我们睁开眼时,母亲早已摆好了饭桌,桌上是剥好的粽子,我们爬起来,一骨碌下了炕,就要去抓桌上的粽子。母亲挡住我们的手,让我们马上洗了脸,一起来吃。那粽子真的是太好吃了,又甜又香,吃得我们的小肚子都胀起来了,母亲不得不喝住我们,告诉我们再吃会生病的,我们在不舍中住了嘴,但眼睛还在那些粽子上转。
后来几乎年年都包粽子,我们对粽子也不再那么亲了,但还是喜欢吃母亲做的粽子,好象那粽子总带着母亲的味道一样。其实何止是母亲包的粽子呢,母亲做的任何一种饭,我们都觉得好吃,母亲确实手巧,似乎什么东西经了她的手,都会有滋有味的,只是后来母亲生了病,不能给我们做饭了,但她还会指挥我们做这做那,因了母亲的悉心指导,我们兄妹几个做饭的手艺都很不错。但母亲生病后,家里再也没有包过粽子,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工作了,没有时间去做那么麻烦的事,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包出母亲那么漂亮那么好吃的粽子。家里不包粽子后,我也不再喜欢吃粽子了,本来我就不喜欢吃甜食,别人包的粽子与母亲曾给我们做的粽子好像味道差了许多,我对粽子也就彻底失去了兴趣。
今天母亲离开我已快十二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好像还如昨天看到的一样清晰亲切。走在街上,看到粽子时,我还是忍不住去看,去与记忆中母亲的粽子比较,但我知道母亲的端午节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会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不仅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且在这一天我又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粽子了。
今天我一进家门就闻到一股浓浓的棕香味,我马上走进厨房,只见桌子上放这一盘热腾腾的`粽子,看着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精致无比粽子,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剥开来,一个洁白的身子便出现在眼前,晶莹剔透的糯米,珍珠般大小的赤豆,在墨绿色外衣的衬托下显得可爱极了。我忍不住咬了一口,啊!香香的、甜甜的好吃极了。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轶事作文-端午节作文01-11
端午节作文端午节作文实用04-29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01-16
端午节作文:飘香的端午节02-03
快乐端午节的端午节作文01-07
端午节英语作文:端午节05-05
快乐端午节作文快乐端午节作文05-15
端午节的由来_端午节来历作文03-25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7篇01-22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