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洛阳桥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洛阳桥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洛阳桥作文1
洛阳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
这座闻名遐迩的古桥就位于我的家乡。洛阳桥,又名万安桥,据说没建桥的时候,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汹涌,经常有渔船被掀翻,沉没在江底。每次出发捕捞前,渔民们都要把记忆中的神仙、菩萨念了一遍又一遍,祈求自己能平安,洛阳江也就变成了万安渡。古桥建成后,为了取意“平安无事”,人们就习惯称它为万安桥。
泉州人有句俗话:站如东西塔,卧以洛阳桥。清明节这,夫,爸爸带我去参观洛阳桥。途中,爸爸讲起了洛阳桥的历史地位与价值:“洛阳桥是北宋时由蔡襄太守历时6年多主持建造的,它的建成对泉州的水陆交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世界桥梁发展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为什么呢?”我好奇地问。
“刚开始建桥的时候,潮狂浪猛,桥基屡受破坏。聪明的惠安人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筏形基础和牡蛎固基法。”爸爸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自豪。原来,所谓的“筏形基础”,是将桥墩堆砌成船头状,使其受力面积变小,可以将水的冲击力分散。为了巩固桥基,老祖宗们又就地取材,在桥墩下大量养殖牡砺,这就是“牡蛎固基法”。远远望去,一层层牡蛎像乳白色的毛毯披在桥柱上,似乎在倾诉着千年来的风雨故事……
洛阳桥下,清淤的挖掘机正在有序地工作着;三里古街上,建筑工人在忙碌地措建钢架、贴砖洗墙;公路上,一株株刚刚移植过来的绿枫一派生机勃勃……
哎,大家在忙什么呢?
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疑问,说:“洛阳桥是泉州的'文化象征,现在已经被纳入‘古泉州(刺桐)史迹的16个遗产点之一,并正式申报20xx年的‘世界文化遗产。一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从这里开启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作为后人,我们要好好传承这宝贵的文化精神,保护古桥,修缮古街,发展旅游,造福当地百姓。”
洛阳桥上石龙横卧,站在桥上远眺,青苍满目,水光天色,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自然。我想起了之前学的一首余光中老先生的诗作《洛阳桥》: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洛阳桥作文2
今天,我早早地从床上起来,因为我要去游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
一下车,洛阳桥就出现在我的眼前。它像一条长龙,横卧在洛阳江上。站在桥头,右手边上竖着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显示了洛阳桥的价值。往前走几步,桥的两侧各有一个石头砌成的低矮的小房子,里面有一个石像武士,仗剑而立,据说他们保护洛阳桥。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中亭。中亭的右侧有一个石柱,石柱下有一个小塔,叫“镇风塔”。石柱上小下大,圆圆的,像一根石笋。镇风塔的对面有一座庙,庙门上挂着“海内第一桥”的'牌匾。庙里供奉着海神,每到节日就有村民来这里烧香,祈求风调雨顺、一家平安。庙的左边有很多的石碑,上面刻着有关洛阳桥的历史和故事。石碑边有一个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万古安澜”四个大字,寓意希望海上平静,万年平安。中亭还有好几棵大榕树,枝繁叶茂,有许多游客在树下乘凉、休息,还有一些小摊贩在这里卖东西。
走过中亭,就来到桥中间。扶着桥栏杆看洛阳江,满面宽阔,阳光射到碧绿的海水上,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像金子在闪光似的,非常耀眼。江面上有一大片的红树林,时不时有一些白色的海鸟在上面休息,休息好了,就会飞到天上转一圈,然后再停在红树林上休息。
再往前走几分钟,就到了桥尾,边上有一个巨大的蔡襄雕像,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蔡襄目视着洛阳桥,好像在看它是否还完好无损。
洛阳桥是泉州的骄傲,我爱洛阳桥。
洛阳桥作文3
今天天气晴朗,外婆提议大家一起到惠安洛阳桥走走。
到了洛阳桥,大姨说她曾经是导游,就由她来介绍,我们认真的听着她说:当年主持修建洛阳桥者为泉州郡守蔡襄。相传蔡襄为天上文曲星下凡,他自幼聪明博学,十八岁高中状元,遂本朝为官,但他从小受其母教诲,为官后要为郡人修桥,为民解难。所以他在朝庭不久便申请回本府为官,为泉郡守。他回到泉州后为洛阳江水深浪大,难造桥基而日夜 惠安洛阳桥发愁。
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派人向海龙王求助。蔡襄一觉醒来十分惊奇,便给海神写一封求助公文,问手下衙吏:“谁人下得海。”一个衙吏随即答道:“小人夏得海!”原来此人姓夏得海,误以为老爷叫他,随口应答。于是派他前往海神处投递公文。夏得海知道此去必无回,便告别了妻子,买了一壶酒喝得大醉卧在海滩上,想让潮水卷走了事,哪知一觉醒来,黄色的公文袋变成了红色公文袋,于是连忙回来交给蔡襄,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个“醋”字。蔡襄冥思苦想,终于领悟了海龙王的启示,当月廿一日酉时动工,果然此时海潮退落,三天三夜不涨潮,桥基终于顺利砌成。但是由于当时资金有限,桥的高度不够,每逢洪水,桥面经常被淹没。所以后来又传说泉州郡人大富商李五,为此桥出资增高三尺。李五为泉州大富商,由于他生活的奢侈和挥霍,被小人诬告,无故被抓往京城问罪。当他的'囚车过洛阳桥时,水已淹没路面,他很艰难地过了桥,因此他对天发誓,要是他能平安无事回乡,一定出资将洛阳桥增高三尺。果然,三年后他顺利回家,因此就出资将桥增高了三尺。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洛阳桥已经是经过修葺的,最后一次修葺是1938年,蔡挺楷带领十九路军路过泉州时修建的。
洛阳桥作文4
人说“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泉州这座古老的洛阳桥,让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会。
洛阳桥横跨在宽阔的洛阳江上,据说这座桥已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它依然屹立不倒。
到了洛阳桥,一对桥栏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它看起来威风凛凛、一定是古代时哪个能工巧匠不朽的杰作,上方雕刻着两条龙,下方雕刻着两条虎,简直是“生龙活虎”呀!
我迫不及待地跑上洛阳桥,仔细观察着桥那优美的造形。桥头有两只威武的`石虎守卫着,两座小巧的石塔挺立在两侧,两尊慈眉善目的菩萨庇护着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行人。而桥栏每隔四根柱就有一只石狮子,正忠心耿耿地守卫着石桥,虽凶神恶煞般的,却很神奇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
它的构造更令人惊叹!爸爸告诉我,桥下的江水下,有一条长长的石堤,老祖宗们又用条石垒成了有名的船形的桥墩,这样的桥墩可以减弱江水的冲击力。更让人叫绝的是,先人们还巧妙借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在桥下养殖哈蜊,使用哈蜊的粘液牢牢地粘住桥,使桥坚硬稳固。啊!我们的老祖宗可真的是聪慧绝顶!
远处的滩涂上,有大片大片美丽的红树林,那里有群鸟在纷飞、螃蟹在奔跑,泥鳅在跳跃。洛阳桥虽然已不复昔日的繁华,但这古朴典雅的景致却吸引大游客来“一睹风采”。
啊!落日的余晖穿过绚烂的云层,将片片碎金洒在桥上、江上,美得令人窒息。我喜欢洛阳桥。它是我们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泉州人民的文化的缩影!
洛阳桥作文5
洛阳桥,原名叫做“万安桥”。是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看看下面的家乡的洛阳桥作文吧!
长这么大,我见过的最有名的桥就是洛阳桥。它位于泉州洛阳镇,横跨在洛阳江上,我每次回姥姥家都必须经过它。当汽车还在远处的时候,远眺洛阳桥像一条银龙横卧江上,又如一条银链飘在大片大片的红树林上,每次这个时候我的心情根本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每当经过洛阳桥,我们每次都要下车到桥上走一走,看看美丽的洛阳桥,呼吸呼吸哪里独特、清新的空气。走在那粗糙的石板上,抚摸着那精美、古老的石雕,欣赏着月光菩萨那祥和的微笑,站在器宇轩昂的蔡襄雕像身旁,感觉自己像一颗不起眼、渺小的沙粒。
站在桥上望着眼前的洛阳江,虽然没有了传说中的碧波荡漾,但是成片的碧绿碧绿的红树林也给洛阳桥增添了不少风采,树林间栖息着成群的白鹭,有的在优雅的觅食,有的在认真的梳理自己的羽毛,有的立鸡独立在水中呼呼大睡。向它们大喊一声,它们惊得从树林间飞了起来,飞过洛阳桥,留下了美丽的.倩影。
很可惜我不是诗人,不像余光中一样看每块石头都充满诗意,走一下洛阳桥就能写出一首优美的诗篇。但是,我对洛阳桥的喜爱绝不少于诗人。
洛阳桥是中国现在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伐形基础的开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有时候,洛阳桥非常美,夕阳夕下,晚上灯火辉煌的时候。还有在龙眼熟透的金秋季节,水波潋滟的洛阳江有如纤尘不染的明镜,淡淡的烟霞笼罩下的洛阳古镇,好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一条一里半长的跨海梁式浅灰色花岗岩桥体在阳光下遍体磷光,远望一条银龙横卧碧波一条银练飘向大海。
现桥长73·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护栏,104只石狮,1座石亭、7座石塔,桥之中亭附近石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碑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
洛阳桥建成使洛阳天堑变通速,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谚语云:“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也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洛阳桥。
当我站在桥头,才知道“洛阳桥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的真正意思。洛阳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海上石桥。它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保存有当年好履长波,跨江海,势若飞虹的雄姿,仍然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
桥头有一棵老榕树。它枝叶郁郁葱葱的,像一个帐篷,这棵榕树万古长青,榕树下有它悉心呵护的石碑,记载着有关洛阳桥的历史文化。原来,据说古时洛阳江四周都是高低无律的民间住宅,虽然小屋只有黑白两面色,但还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屋顶两檐微微翘起,那层层叠叠的墨黑色砖瓦连绵不断,时起时伏,远远望去,不正是像一条乌龙盘旋在上吗?
现在的洛阳和之前的洛阳真是天壤之别。在洛阳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阳桥。古桥是用石头砌垒起来的,而新桥是用水泥和钢筋造成的,架在奖赏,犹如彩虹卧波,十分壮观。新桥与古桥更牢固,虽未经沧海桑田,但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江河的冲刷,桥仍毫发无损,正因为有了这座桥,才能保存着它经历的兴衰。
洛阳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不只洛阳,泉州各地也崛起一幢幢高楼,广厦拔地而起,商业区繁华似锦。宽阔的道路两旁,满眼绿色,像一条条别在道路腰间的绿色的绸带,无不章显东亚文化之都的魅力。看,蔡襄雕像正远远地看着远方……
我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时时惦记的仍是我家乡的古城那座桥,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洛阳江上,它是中国的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洛阳桥,导游拿着扩音器向我们介绍洛阳桥:“各位游客,洛阳桥原名是‘万安桥’,坐落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是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的。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筏式基础的开端。洛阳桥全长1200米,宽5米。桥上两旁翼以扶栏,栏杆石柱上头,雕镂着精致雄健的石狮,在桥的东西两侧有7亭9塔,南北两端分别立披铠仗剑的石将军4尊,28兽,82菩萨之景观。”听了导游的介绍,我不禁对此桥深了几分追究之意。
相传建桥时,采用的是“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可因为浪太大了,没有办法架梁,于是,有一个人提议:“让人带着公文去海中找龙王吧!”但哪有人愿意去?蔡襄便高声询问众人:“谁下得海?”有一个名叫夏德海的衙役以为他在叫自己,便道:“我!”蔡襄大喜,写了公文命他下海。夏德海后悔极了,但又不敢违命,便灌醉自己,在怀中揣上公文,走到江边。这时一阵大浪打来,他本能地死死抱住江边的大石。他人被卷走后,公文奇迹般的仍留在大石上,但上面的字产生了变化。蔡襄见了公文,得知二月一日酉时风浪会平息。到了那天的酉时,风浪真的平息了。
导游告诉我们,建桥时不只用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还用了“种蛎固基法”。这种方法是把海蛎子种在桥上,海蛎子会产生一种粘液,可以固基。
我们又在桥上留连了一会儿,便回家了。
我走过无数座桥,洛阳桥却是心中最美的一座。它记载了历史,记载了文明,也记载了民族的欢乐和希望。我爱美丽的洛阳桥!
洛阳桥作文6
雨打在窗户上,发出“噼哩啪啦”的声音,惊动了趴在窗台上痴痴看雨的我,雨中漫步洛阳桥作文900字。
“叮铃!”屋里响起了急促的电话铃声。
我慌忙地跳下窗台,去接电话。电话是丹丹打来的,她邀请我与她一起去洛阳桥游玩。
去洛阳古桥?太好了,我喜出望外,连连答应下来。
因为修路,我们颠簸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来到目的地——洛阳桥。我和亦丹一人撑着一把雨伞,撒腿就往桥上跑。
桥太古老了。细细的纹路,清晰地刻在石条上,好像倒映出了闽南人亲切的面孔,因为岁月的变化,这些面孔有的苍老,有的清秀,但不管怎样,面孔上都洋溢着浓浓的笑意。
正当我全神贯注地研究石条的纹路时,亦丹突然发出了一声惊叫,我的注意力全部倾到了她那一边,鞋带都没来得及系好,就急忙站起来,“啪”地摔了个嘴肯泥。
系好鞋带,我才匆匆跑到亦丹身边,顺着她的目光向桥下看去。
哎呀喂,我的天哪!就在河边的淤泥上,满河滩的小洞洞跟着它们的主人——螃蟹铺天盖地向我飞来,吓得我立刻闭上了眼睛。
是一阵鸟鸣声把我叫醒的。我睁开眼睛,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哦,是一只体型修长的白鹭哪。飞行时,它把两脚并拢缩起,张开宽大的双翅,露出下面黑色的羽毛,转了几个圆圈之后,它便落在了一颗红树上,用它那洁白的翅膀轻巧地拍打着水面,小学二年级作文《雨中漫步洛阳桥作文900字》。
我正要拍摄白鹭在红树林漫步的过程时,我的背突然碰到了一个冰冷的东西,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狮子。再仔细一看,原来还有踩着绣球的小狮子,抱着小狮子的母狮子,龇牙咧嘴的公狮子呢!
那这座古香古色的`洛阳桥到底是何人所建?据妈妈说,这是一位聪明至极的人创建出来的,此人名叫蔡襄,他发明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种蛎固基法”,人们根据他的想法,在岩石和桥基侧面都种上了牡蛎,用它们来填补岩石间的缝隙,使桥更加牢固。当人们发现这些种在岩石上的牡蛎特别肥嫩时,便突发奇想,将牡蛎全部种在岩石下面,不够胡就用小石板来代替。以至于我们今天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在红树林的周围,插着一块块长短不一的石板,上面长满了牡蛎,当浪花轻轻拍打石板的时候,牡蛎心里也许会升起一团幸福的微笑和满足感……
这次洛阳桥之行,不仅加深了我对家乡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更让我和丹丹之间的友谊桥梁更加结实、坚固。
洛阳桥作文7
近阶段,我从课文中领略到著名的赵州桥(安济桥)的坚固、美观,因此我对中国的各式各样的桥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爸爸、妈妈趁着周末带我走进身边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洛阳桥。
洛阳桥也叫“万安桥”,是连接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的一座桥梁,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全长有1200米,宽5米。驾车到达洛阳桥的时候,大桥在夕阳的光辉下显得十分精致。
走近洛阳桥,我们可以看到大桥有46座桥墩、桥的两侧有28尊石狮,有建于宋代的月光菩萨塔。但是最有特色的是洛阳桥的造型。它是一种新型的桥基叫做“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着石头,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让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洛阳桥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我们还看到桥下种植了大量了牡蛎,原来这是著名的“种蛎固基法”,也就是在基石上养殖牡蛎,行程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我站在桥头,思绪万千……洛阳桥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座桥,我爱美丽的洛阳桥,也爱美丽的泉州!泉州还有很多闻名全国的历史景点,有空的时候,我还要多走走、多看看、多了解我们的故乡。
洛阳桥作文8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拎着包离开办公室。昨晚宿酒未退,头有些晕。
外面阳光正好,骑了摩托车就到洛阳桥。
洛阳桥实在可以说得上是我最熟悉的景点之一了,也是儿时最经常去“旅游”的地方。小学时,我平均不到两周必到一次洛阳桥。桥北就是洛阳镇,我常去买书,买的多是《小学生作文》和《故事大王》,姐姐买《作文通讯》或《少男少女》之类,回来了就常常要在洛阳桥走走。
我小学写过不下五次的《游洛阳桥》,内容一般是先描述了一番洛阳桥的雄伟壮观,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抒发自己心里对主持造桥的蔡襄的崇敬之情。如果篇幅要更长,会写上一段不知从哪里听来,说是桥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过,痛斥反动派不肯抗日,然后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宋代的古桥被重修好了造福人民。作文常常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总能得到高分。
所以我真要说,自己对洛阳桥是充满了感情。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我居然忽略了洛阳桥。记得应该是十多年前了,洛阳桥经过了一次大桥,据说是“恢复原貌”的,但原来我记着的`熟悉的老旧桥墩和栏杆可都不见了。
天寒地冻,像一个外地游客一样,慢悠悠地从桥北往桥南走,小相机东拍西摄的。实在太对不起你了,洛阳桥,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拍你呢。我到时,正是退潮时,滩涂裸露出黑油油的颜色,太阳照上去映出刺目的炫光,滩涂上的红树林长势很好,有许多白鹭正在觅食,可惜了,没带长焦相机。
以我的经验,游洛阳桥,应该在早晨雾气笼江,或是红日乍升,又或是是黄昏时斜阳夕照时为佳,当然,要能踏着三月的小雨去也是好的,能有一二同好偕行就更好了。
这些条件,今天是一个都不符。太阳出来了,但南方罕见的拉尼娜气候冻得人筋骨都收缩了,偏偏年前事多,心情无论如何乐不起来。
看到了我熟悉的景致--临江的那块大石头还在,花岗岩上无端地有两个地方长了青草石来,根据形状被雕刻成一龟一蛇,又有“八仙过海”的石刻,看过的《洛阳桥的故事》里那些神话故事又现出了影子。
“哇,‘澜安古万’,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少女脆生生的娇叱,后边慢腾腾地跟着他的男友。心里禁不住一乐,美眉,从左往右读不通,为什么不倒过来读呢。
照片拍了不少,但可以示人是一张没有。贴着以博一乐,也算记游。
洛阳桥作文9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风情万种,即使在短暂的一天,也“气象万千”。
清晨,天还蒙蒙亮,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看,远处是翠绿的红树湾,鸟儿在鸣叫;近处渔民撑起了桨,渐渐地,桨声划破天际,他们准备出海捕鱼……这时,太阳从江面缓缓升起,照醒了石桥上的石狮,也照醒了石板上的青苔。缓缓地,洛阳桥也苏醒了,清晨的洛阳桥,是如此的活泼。
正午,烈日当空,洛阳桥中段的'海神庙往往成了庇荫的场所。这个海神庙里,住着闽南人特别的信仰——“妈祖”。庙旁还有几棵参天大树。一根根树枝,就像它的手臂;头顶上茂密的枝叶,就像它的头发;一还有那一条条藤蔓,就像它长长的胡须。走到桥中间,能看见鸟儿落在江边的树林里;如果你细听,能隐约听见燕子传来清脆、动人的歌声。桥下的泥滩上,一只只小螃蟹正忙着搬家。它们挥舞着那威风凛凛的小蚶子……正午的洛阳桥,变得生机勃勃。
黄昏,立在江头,一眼望去,洛阳桥是多么雄伟啊,它横跨惠安与洛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黄灿灿的通道。此时,洛阳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的在赏风景,有的在散步。夕阳西下,傍晚的彩霞印在江面上,有红色、有黄色、有紫色……真可谓“浮光跃金啊!”黄昏的洛阳桥,是多么美!
晚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逐渐露出了它的脸庞。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好像一切都又进入了梦乡。这时的江面上,只有一轮明月和江底的一条幽蓝色的暗河在诉说,诉说洛阳桥千年的历史。晚上的洛阳桥,是多么静!
漫步洛阳桥,听桥的故事,看桥的风景!
洛阳桥作文10
有人喜欢赏心悦目的水乡小镇,有人喜欢惊险刺激的游乐场,还有人喜欢浩如烟海的书店。而我,却喜欢家乡的洛阳桥。
这座洛阳桥广为人知。它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历史悠久而又美丽的洛阳桥,暑假里几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有时候还有很多老外也来洛阳桥游玩。
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石栏两边用28尊石狮装饰。这些石狮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它们忠心耿耿地守卫着洛阳桥,看起来威风凛凛的,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古桥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几百棵,这一大片松树远看就像一座座绿色的青塔,近看又像一把巨大的遮阳大伞。一条条伸展开去的松枝,像展开的.手臂,风儿吹来,上下摆动,就像是在和我们打招呼。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松树都是那么翠绿挺拔,似乎在提醒我们学习也要坚韧不拔,知难而进。
洛阳桥上还有很多好吃的,有四果汤、烧仙草、土笋冻……,每天走到桥头亭子那里,闻到那些扑鼻而来的香味,就忍不住想吃上一口,许许多多的美食都快成美食街了。
站在桥上,俯瞰江面:江水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碧绿的带子。江上还有一片片红树林,这一棵棵红树林长在江水里的,非常有趣!你一定以为红树林的树叶是红色的吧,那你可错了。其实红树林的叶子是绿色的,只是它的树干枝杈断面露出的化学物质,极易被氧化而呈现红色,因而得名。红色的树干倒映在碧绿的水里,宛如一幅流光溢彩的画。江水涨潮时,江水好像睡醒了一般,卷起一道道白浪,犹如奔跑的狮子。霎时间江水涨得很高很高,似乎在与红树林比高呢。过了好一会儿,江面才会恢复平静。这时,你又可以看到种植在桥基上的牡蛎,这可是造桥工匠想出来的绝妙办法,因为它们可以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一个整体,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没被江水冲垮,牡蛎的功劳可不小。这也可以算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就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好地方-----福建省泉州市的洛阳桥,欢迎大家来玩哦!
洛阳桥作文11
要说我家乡——泉州,最让人引以为傲的地方,那肯定是被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福建桥梁状元”的洛阳桥。
洛阳桥位于泉州东北洛阳江上,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历时六年建成。桥长八百三十四米,宽七米,有桥墩四十六座,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安静的白龙,横卧在宽阔的江面上。
然而只要你略微仔细端详,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来。洛阳桥因建桥处水潮湍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先民采用了一种独特的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形成了“船”形桥墩,不但颇具特色,而且利于分水。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州人才开始采用。
这还不够,为了巩固桥基,他们还在桥下养殖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其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牢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非凡才智。为了纪念洛阳桥——这一伟大的桥的建造者——蔡襄,桥上还刻有他的雕像云云。
说到蔡襄,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建这座桥的传说,请听我娓娓道来。传说从前,江底住着很多妖魔鬼怪。一日,有一巨船过此,江底的龟、蛇掀风起浪,眼看巨船就要翻了,船中旅客吓成一团。突然,空中传来人语:“船上有蔡姓贵人,不可作怪”。话音刚落,江上风浪骤停,平静如初。事后人们知道,船上果然蔡氏夫人,正有孕在身。这夫人感谢神灵,拜天许愿:“儿如长大,必建桥江上,以利行旅。”后来这小儿,便是赫赫有名的状元蔡襄。他从小就聪明,当母亲把这事告诉他时,他就默志不望,发誓若有显贵之日,必尝还母亲心愿。这一传说为洛阳桥增添神秘色彩。
啊!古人用智慧和心血缔造起来的特色洛阳桥被赞为“状元”,真是实至名归!
洛阳桥作文12
中国谚语云:“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也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洛阳桥。
当我站在桥头,才知道“洛阳桥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的真正意思。洛阳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海上石桥。它虽历经千年沧桑,却保存有当年好履长波,跨江海,势若飞虹的雄姿,仍旧吸引着慕名而来的游客。
桥头有一棵老榕树。它枝叶郁郁葱葱的,像一个帐篷,这棵榕树万古长青,榕树下有它悉心呵护的石碑,记载着有关洛阳桥的历史文化。原来,据说古时洛阳江四面都是高低无律的民间住宅,虽然小屋只有黑白两面色,但还是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屋顶两檐微微翘起,那层层叠叠的墨黑色砖瓦连绵不断,时起时伏,远眺望去,不正是像一条乌龙盘旋在上吗?
现在的洛阳和之前的洛阳真是天壤之别。在洛阳西北面建了一座新的洛阳桥。古桥是用石头砌垒起来的,而新桥是用水泥和钢筋造成的.,架在奖赏,如同彩虹卧波,十分壮观。新桥与古桥更牢固,虽未经沧海桑田,但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江河的冲刷,桥仍毫发无损,正因为有了这座桥,才能保存着它经历的兴衰。
洛阳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不只洛阳,泉州各地也崛起一幢幢高楼,广厦拔地而起,商业区繁华似锦。宽广的道路两旁,满眼绿色,像一条条别在道路腰间的绿色的绸带,无不章显东亚文化之都的魅力。看,蔡襄雕像正远远地看着远方……
洛阳桥作文13
天朗气清,万里无云,好一个晴天,我走在洛阳桥桥头上,旁边榕树的劲枝上长了许多须根。当微风拂过,它翩翩起舞,像是向游人问好。眼前风景如画,条条落地生根,更坚守了榕树的顽强生命。
紧挨着榕树的是巨大的`蔡襄石像,他身穿官袍,两手背在后面,面带微笑地端详着面前的洛阳桥。
穿过了榕树,我走到桥上,我俯身下望,桥下有一块块整齐排列的船尖形石头,上面种满密密麻麻的牡蛎,使桥基与桥墩胶合成整体。
我站在桥中间,脚下好像被强力胶粘住了似的,呆呆地看着眼前的风景。桥下有成片的绿油油的红树林。成群的白鹭生存在这里,他们有的在优雅地捕鱼,有的昂首挺胸提起一只脚,另一只脚站在滩涂上,还有的成群结队悠闲地散着步。我向它们大叫一声,它们惊得飞起来,飞过洛阳桥,留下美丽的倩影。
此后,我又去了许多地方,可它们都远远不如洛阳桥。
洛阳桥作文14
漫步在福建惠安的洛阳桥上,仿佛与历史进行一次对话。于是,巨大的石梁不再沉默,中亭与碑亭也平添几分生动,石塔上飞翘的莲花瓣和模糊的佛像浮雕也变得灵性盈盈,连筏形桥墩也活脱起来,用同一种古老的语言,讲述很久很久以前关于桥的故事与传说。
桥的诞生几乎都与交通有关,洛阳桥也不例外。洛阳江汇晋、惠两邑诸山众多溪流滔滔穿越洛阳镇南侧,夹裹着山野之气奔流入海。这里“水阔五里,深不可址”,南北两岸设有流口,以船摆渡成为唯一的交通方式,古称“万安渡”。但入海口水流湍息,“每于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两岸只得望天兴叹。
然而,万安渡的区位又至关重要,北通惠安而至福州以远,南连泉州至漳、厦、潮、广、宋代中期泉州已成为繁华的港口,商贸经济具有相当的规模,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也成必然态势,但洛阳江却是其北上的天然障碍。
晋代造桥技艺已趋成熟,中原移民南下也将其带入闽中,与这里石雕工艺的.成熟相得益彰,加之火药的发明和能熟练地利用火药,开采巨大岩石已非难事,天时地利、万安渡造桥已成大势。
洛阳古桥,始建于北宋皇佑五年(1053年),嘉佑四年(1059年)竣工,历时六年零八个月,其规制独特,工程宏大,创梁式跨海大石桥历史之先,有“海内第一桥”之称,以至神宗朝,运使王子京以洛阳江万安桥图晋献皇上,也博得龙颜大悦,慷慨封赏。之后,泉州地区兴起造桥之热,在150年间,竟建桥200多座,总长度达50余里,故赢得“闽中桥梁甲天下”、“泉州桥梁甲闽中”之誉。
洛阳桥之所以与石拱型赵州桥、多孔石拱型卢沟桥、舟梁型潮洲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除其造势宏大,还因结构独特,技艺高超。
古桥为古构平梁,南北走向,桥长834米,宽7米,残存桥墩31座,桥面由长11米、宽与厚都近1米的花岗岩巨石铺架,造桥者的智慧表现在,根据潮大流急,创造了两头尖形的船筏式分开水势,即“筏型基础”;又运用潮汐落差,创造了“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奠基法和桥板浮运法;蔡襄接任督造后,又创“种蛎于础以为固”。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谈往》中对其这样评价:“这种基础,就是近代桥梁的‘筏型基础’,但在国外只有不到一百年的历史。所用桥梁的‘浮运法’,就是今日还很通行。”而养殖牡蛎把桥基与墩石脑合凝结成整体,恐怕也是现代生物科学的超前运用。
如今,在洛阳桥北端已竖立起一座相当高大的蔡襄石雕塑像,眉须之间仍透着那份沉稳谦和,不轻意也流露夫奈的孤独。
历史上一直把蔡襄与洛阳桥之间的故事编排得出神入化,以致让后人也认定洛阳桥系蔡襄所为。历史有点误差是可以原谅的,作为泉州知府的蔡襄,在任期间对督视桥役可说是尽职尽责,虽说只有23个月,仅占整个造桥时日的四分之一,但其哎心沥血却有口皆碑。况且蔡襄在其亲自撰写的《万安桥记》碑文中,并不自诩其功,只简记造桥之始末,而大书王实、义波等造桥之人的史实。可见蔡襄人品之高尚,为官之清廉。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蔡襄所为合情合理,并无特别之处,人们如此排编也反映老百姓对清官政治的一种呼唤。蔡襄塑像子然而立,守望着自己熟悉的洛阳桥,却再也见不到那壮烈的造桥场面,后人的敬意也给他带来几许孤独。如果当时在这里设计雕塑的是一组普通建设者移石架桥的群像,也许更好合历史的真实,也符合蔡襄的本意。
洛阳桥的另一个功能,就是它所产生的文化国徽。自桥建成之后,各种风格造型,与山水秀色融为一体的与桥有关的祠、庙、庵、堂等纷纷兴建,把当时的建筑文化与艺术表现得淋淳酣畅;连篇累牍和各领风骚以桥为题的历代记文和诗题吟咏,大大丰富了这声土地的文化底蕴;众多或遒劲或飘逸或排放或细腻的关于桥的碑记石刻、诗题碑刻和摩崖石刻,其传统的书法与雕刻艺术则营造了隽永的意境,而无数以桥为素材杜撰编排的传说故事和地方戏曲,更是充满古典浪漫主义的色彩,广为流传。一座古桥能引起如此大的文化轰动,这在建桥史上是罕见的。
洛阳桥交通功能的淡化,又是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如今324国道上那座洛江桥闸,已车流如水,贯通南北。它与近在咫尺的古桥共同构成“洛江双虹”的新景,一道古代的,一道现代的,但它们折射出的都是我们民族创造与文明的太阳之光。
洛阳桥作文15
你知道吗,泉州十八景之一的洛阳桥,是全国闻名的四大古桥之一,它和北京的卢沟桥、广州的广济桥、和河北的赵州桥并称为古代四大名桥,是世界筏型基础的开端,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用心血和汗水建造出来的。
五一长假里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慕名已久的洛阳桥。它位于洛阳江上,长73.24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型桥墩,645个护栏,104只石狮。看着脚底下的花岗岩铺成的青石板路,它足有7、8米长,这让我十分的震撼:“以前的科技并不发达,没有起重机,没有电力,没有先进的技术,要在波涛汹涌的洛阳江上铺几吨重的青石板路,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智慧,需要多少的财力和人力啊!”
妈妈望着洛阳江,兴致勃勃,给我讲了一个动人的传说:“以前有一条小白龙,他经常在村子里兴风作浪、为非作歹,无数生灵被小白龙掀起的海啸所吞噬,村庄也被海啸冲毁。这件事让东海龙王知道了,一怒之下就把他逐出龙宫。有一天,走投无路的小白龙来到了泉州,热情好客的泉州人们接纳了无家可归他。慢慢的,小白龙被泉州人淳朴善良和热情好客的心给打动了,于是他决定留在泉州,并在清源山上潜心修行。后来,一只乌龟精和一条蛇妖来到泉州,他们无恶不作,洛阳江两岸生灵涂炭,已经改邪归正的小白龙这时挺身而出,与龟蛇二精对战,此仗打得可谓是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最后,蛇妖和乌龟精是被镇住了,而小白龙也筋疲力尽,最后躺在洛阳江上,幻化成了洛阳桥,保护着过江人民从此不再遭受风浪的侵害。”
爸爸听了,笑了笑说:“其实洛阳桥的策划与建造者是北宋的太守蔡襄,也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科学家和文学家。一千年前的'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过江靠的就是渡船,每当遇到大风或者海潮的袭击,常常发生船翻人亡的惨剧。当时身为父母官的蔡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决定在洛阳江上建一座桥。回到家里他就和母亲进行了一番商议,最后蔡襄的母亲决定卖掉了160亩的田产,来资助洛阳桥的修建。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不管是男女老少,大家都纷纷慷慨解囊,凑足大量的资金后,蔡襄请来了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他们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来抵御海潮的冲击,还因地制宜地利用海蛎自然繁殖、凝结来保护桥墩,让桥墩穿上永葆青春的抗腐锦衣,最后巧妙的利用潮汐涨退的规律,用船把巨大的石条准确地安置在桥墩之间位置上,堪称当时桥梁建造工艺一绝。”
仰望着洛阳桥前的蔡襄石像,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对爸爸说:“我们一起给蔡襄鞠个躬吧!”爸爸感叹地说:“是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即使是过了千年,百姓仍然记着他的好,他的功绩依然是值得后人缅怀与感恩的!”
了解完了洛阳桥的历史,贪玩的我拉着爸爸妈妈到滩涂边上去。其实此行最让我期待的是捉螃蟹和跳跳鱼了。许多的螃蟹在滩涂上栖息着。我本以为搞一次偷袭,捉住他们根本是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事,谁知,螃蟹们跑得比兔子还快,我刚下去,刚才满滩涂的螃蟹,现在连影子都看不到。爸爸说我后面有一只,可是我一转身它就跑进了洞里,我一走开,螃蟹就探出头来,我再走回去,螃蟹又“嗖”的一下缩回去,如此几次,搞得我累得半死,这些螃蟹真是狡猾啊。
突然,我灵机一动:如果我把洞挖开,一定能把螃蟹揪出来。于是我就拼命地挖,但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我怎么挖都看不到螃蟹呢?
这时百科全书大王——爸爸告诉我:“这些洞都是相通的,你即使是挖个底朝天也是找不到螃蟹的。”原来如此啊!螃蟹们和我打地道战呢!
螃蟹太难抓了,我还是转战去抓跳跳鱼吧。抓跳跳鱼果然是没有什么挑战性,我一下子就抓到了,正当我得意洋洋打算和爸爸妈妈们炫耀时,跳跳鱼却“咻”的一下的从我手上溜走了。唉,别人是到手的鸭子飞走了,我呢,是到手的跳跳鱼就这样溜走了。瞧我那傻样,逗得爸爸妈妈都乐了,开心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洛阳江畔,一家子其乐融融,真好!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易逝的,不知不觉,太阳都快下山了,当滩涂被夕阳熏染成一片金碧辉煌,家乡诗画般的美总是这般令人陶醉,可我们也只能依依不舍的告别美丽的洛阳桥。
啊!我爱泉州的洛阳桥,更爱我美丽的家乡——蓝蓝的泉州湾!我愿意将所有的爱与希冀倾注于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为心中美好的家园更加富庶、神奇而毕生努力!
【洛阳桥作文】相关文章:
洛阳桥作文02-25
洛阳桥作文09-01
(精品)洛阳桥作文09-02
家乡的洛阳桥作文10-03
游洛阳桥作文03-30
洛阳桥作文11篇12-01
有关于洛阳桥的作文10-17
【精选】洛阳桥作文3篇10-14
洛阳桥作文12篇03-05
洛阳桥作文(12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