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时间:2024-10-20 09:59:13 六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精华)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

  爆竹声下,扬起的是最开心的笑脸。今天是正日初一,正所谓“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敞庐”。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腊月初八那天,妈妈给我们煮好了腊八粥。我和妹妹别提有多开心了,时不时跑到灶台前掀开锅看看,可妈妈总说:“别掀,别掀。等会泄气就不好喝了。”煮腊八粥呢!首先要准备材料,材料有:红枣、桂圆、栗子、红豆、大米、瓜子仁、花生米……煮腊八粥要非常有耐心,这样煮的粥才色香味俱全。喜欢吃甜的'可以放些糖进去。经过一大上午的精心熬制,往里加了一大勺糖,搅拌好后,迫不及待地塞进口,可我内心的贪望早已忘却粥很烫,刚准备入口,妈妈就说道:“喝粥啊,要慢慢喝,你个急性子,跟你爸简直一模一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这次细细品尝,心里赞叹到:这腊八粥也太好吃了吧,大米的软糯、甜甜的红枣、可口的桂圆,与整体结合的恰到好处,真是太美味了!就这样,腊八就开心的度过了。

  转眼到了正月初一了,我定的闹钟早以亮出了它美丽的歌喉,我早早起床,醒来后,发现枕头下的什么东西露出一个红红的小角,掀开一看,原来是爸爸妈妈为我准备的红包,我打开一看,是三百元。我怀着高兴的心情洗漱完下了楼,吃过早饭,爸爸就点起了长长的鞭炮,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吃着美味的大汤圆。吃过晚饭后,我们一家坐在阳台闲聊观月,别提有多高兴呢?

  过了元宵节,年也就结束了,孩子们背着书包好好去上学,大人们,开始去工作。人们又恢复了年前般的惊碌。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2

  大年初一可谓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日子之一。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家乡晋城是怎样过大年初一的。

  在几十年前,孩子们凌晨四五点就要被家长叫起来喝“头脑”,它是由粉条、豆腐、豆芽等诸多食材做成的。此外,人们在早上还会吃拉面,寓意全家互相拉紧点儿,不要丢了一个。

  人们在早上起床后,会先打开房门,并放上三个雷炮,也就是爆竹,美其名曰“开门炮”,表示“开门大吉”。

  这“开门炮”要放得越响越好,并且三个都必须响,如果你不幸遇到哑炮,要马上说一句“闷声发财”,然后再补放一个。

  在农村,放过“开门炮”后便是烘“正火”,这是每年大年初一的保留节目,是每一个孩子都十分盼望的。人们会提前把干柴垒成塔状,在中间塞一些柴禾,初一早上一点就着,并在上面蒙一些柏叶,不但会有一些火星飞迸,单是那浓浓的香味也十分醉人。

  烘完正火,紧接着便是摆献供,人们会给不同的'神献不同的东西,比如通常会献给山神爷面蒸的猪或羊,也有的人会献一只鸡,而给门神则要献刺猬。

  此外,不同职业的人还会给不同的神献供,如木匠会给鲁班献供,读书人会给孔夫子献供,而像门神、社爷、财神爷这些神则是家家都要献供,供品的多少,要看家境。祖先和神不能一起受享,等献完神,人们才会献给祖先供品。

  然后便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一些压岁钱,钱可能并不是很多,但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爱与关心。

  每一个节日都会有一些禁忌,大年初一也不例外,这天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也不能动剪刀,否则接下来的一整年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当然,这是迷信,但如果只把它当做一个风俗来看的话,其实也蛮有趣的。

  这就是我家乡——晋城的大年初一。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就拿元宵节说吧,在我家,每年的元宵节我们都会去看花灯。

  刚会走路的小孩子,会独立生活的大孩子,头发已经白了的老孩子,一提到花灯,谁的脑海中不会浮现出一个个花灯美丽的样子呢?

  在今年的元宵节,我们家同往常一样到大街上去看花灯,那里的花灯各式各样: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花形的;有的画了牡丹,有的画着鱼儿,有的写有福字;还有的是彩灯形式的,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布的……花灯中点有蜡烛,显得更加喜庆!我心想:“这根本不是花灯的展览会,而是一场艺术的舞会!”

  随着花灯越来越亮,人也多了起来,每户人家都被这美丽的花灯吸引了过来,大街上顿时挤满了人。

  我们走着走着,妈妈就说:“满分作文网元宵节看花灯,这一习俗大有来历呢!”“是什么?”我非常好奇。“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元宵节成为灯节属于汉代,唐朝中期就已经成为一个传统节日了。”妈妈望着挂在空中五彩的花灯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去打它。一天,一个猎人不小心打死了一只神鸟,天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就下令把人间给烧了。他的女儿非常善良,把这件事告诉了人们。一位老人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几天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放烟花,这样天地就会认为人间已烧掉了。果真,天帝没有来烧掉人间花灯,也就成了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我心想:“原来元宵节看花灯的原因是这个呀,历史可真悠久呀!”

  元宵节看花灯是中国的传统风俗,我们一定要把这一风俗发扬下去,传承下去!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邵阳的春节也是如此。祭灶神,扫灰尘,杀年猪,打糍粑,煮年根。

  从前每家每户都会养几头猪,过年的时候杀一头来煮年根。现在和以前不一样啦,农村离养猪的很少,外婆去市场上买了几十斤猪肉,把猪肉切成大块,把上面的毛用烧红的铁烫干净,再杀几只鸡处理干净后,和肉一起放到一口大锅里,用柴火煮着。等绕组到可以把筷子插进去后就差不多了。拿一个不锈钢的大盆装着放到堂屋门口,再倒上三杯酒,点上三柱香烧一些纸钱,再放一挂鞭炮。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我不经感叹,原来的条件艰苦却不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在经济条件变好了。我们更要好好学习,让生活蒸蒸日上。

  传说是因为以前农耕社会不发达。杀猪杀掉自己养的猪,割肉拿去集市上卖过年的肉,但是当时的`人都很贫困,所以只有在一年一度的春节才能吃到肉。固始春年跟流传下来的传统民俗是主年庚。

  主年庚一定离不开杀年猪,以前每家每户都会杀年猪,那时的猪养一年只有近百斤,是吃草长大的,所以比现在的味道要好很多,杀的猪肉用来煮,肉跟猪血都给邻居们分一碗。年味是真的非常非常的浓。

  现如今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只有一小部分人坚持传统,大部分把春节当做一个普通的假期,所以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

  我的家乡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小村庄。那里的风俗有很多,不过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还是元宵节。

  有个关于元宵节的传说:从前,有一只火神鸟闯入了人间,被人类给误杀了,因此激怒了上帝,上帝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让大火烧遍人间。当上帝施法后,火神鸟十分可怜人类,把上帝的法术给消除了,并告诫人类,每当正月15这一天家家户户挂满红灯笼,好蒙骗上帝。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们,除非万不得已是一定会回来看望家里的长辈的。在那之前,长辈们会在家里亲自做元宵,元宵的种类很多:花生仁馅的、黑芝麻馅的、桂花馅的等等;形状有圆圆的,有大如核桃的'汤圆,也有小如花|生的珍珠小汤圆,现在汤圆的种类花样多了不少呢!除了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会选择去商店购买元宵,等到子女们回来,热腾腾,香喷喷的元宵已经恭候多时了。情人们互相寒暄,诉说着最近的不易与幸福。

  中午,一大家族的长辈领着亲人们来到寺庙祭拜上帝。需要奉上一鸡一鸭和一碗元宵汤,族人们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面向上帝的雕像开始祈祷,领头的长辈嘴里发出“叽里咕噜”的怪声,像是在念什么咒语似的,不过大致意思是请求上帝保佑人间百姓安康之类的话。

  夜晚降临,家家户户就立即挂起红灯笼,放焰花,并做好元宵,搬一个桌子在院子里,摆上元宵和一些菜,在五彩缤纷的天空衬托下,在欢声笑语中欣赏着皎洁的月光,享受着元宵节的欢乐……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

  老师让写一篇关于民俗的作文,这可难坏了我,想想每天繁重的作业,困在斗室的我,望着四角的天空,能写点什么呢?城市的节日比较寡淡,我倒是觉得奶奶家的“迎喜神”有点意思。

  喜神是谁呢?就是自焚于朝歌的商纣王。他不是个生性残暴的昏君吗?哈哈,那是你电视看多了,不过这事还真的和《封神演义》有关,纣王死后,被姜子牙封为"喜神",生前没得到公正评判,死后却得到了人民的欢迎!

  迎喜神,正月初四,吃过早饭,大姑娘、小媳妇,没了牙的老爷爷,穿着开档裤的小娃娃,没有一个在家里呆的住,早早地汇聚到了村委会门口。

  个个打扮的妥妥帖帖,精壮的汉子们牵出了自己家的`牲畜,这是时候,是骡子是马还真的遛遛,劳累了一年了,是该活动活动筋骨,舒展舒展精神了。

  迎喜神,有时辰,有方位,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才懂。九点的时候,大家渐渐的涌到了村口,老远看乌泱乌泱的一片。村长一声令下,精壮的汉子们,挥鞭打马一去七八里,焚香、烧纸、祭拜,即刻返回。

  老远就喊:“喜神来了,喜神来了!”这时等待的人群也会高喊“喜神来了,喜神来了!”鞭炮炸裂,烟花四起,鼓声震的人心口直跳,锣声响的耳朵轰鸣。

  谷场上点起了篝火,窜天的火焰映着人们欢乐的笑脸,划旱船,耍丑戏,扭秧歌,踩高跷,大头娃娃,憨媳妇,还有小孩子们爱的孙猴子,所有的观众都是表演者,所有的表演者都是观众,期盼着夏日的风调雨顺,秋日的五谷丰登!

  以上是根据爸爸年少的回忆,脑补出来的场景。现在的奶奶家,已经见不到了当年的骡马,家家户户买上了小汽车,上了年纪的奶奶爱上了广场舞,时髦的小伙子们都在打麻将,喜神不见了!

  是喜是悲,或忧或愁,五味杂陈,不可表述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7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表示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这单元学习了十里不同乡,百里不同俗,那么家乡风俗……

  家乡风俗?家乡风俗?风俗很多呀!有春节,有清明,有元宵……在这些节日中,我喜爱的既不是儿童节又不是中秋节而是端午节。端午的'来源你们应该不知道吧?那我来说说屈原投江吧!屈原投的江死了人们为了祭奠他把米团投入江中是为了不让尸体被鱼虾吃了。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要干什么,包粽子,吃咸鸭蛋,难道你们以为就这样,不!这不是重点而是他们的味道……一块猪肉切丁,掺和些糯米再放些小豆豆,把他们扎好放入锅中煮。煮好后开吃,先不说吃,那样子就让人垂涎三尺了,那香气,气味进入鼻子里就像掉进了无底深渊,再也飘不出来了!要上一口粽子,啊!这种感觉就像飞翔在缘分天空!色香味俱全了。你吃上一口后,你会怀念那种味道,忍不住还要多吃几个。甜粽咬上一口后,那味道甜入了你的心头,似乎甜入了骨髓,那味超爽!都这么说了,再也控制不住了,端午是要去情人节家串门的,送给女友,她吃上一口,那味道像你亲吻她的嘴唇。

  一说到咸鸭蛋,我简直口水直流啊!把蛋洗干净晾干,再二锅头里滚几圈,放入盐堆里滚一下,最后用保鲜膜,封锅15天吃上一口蛋黄,好吃到流油。(蛋黄真的成了油)吃上一颗咸鸭蛋,可以吃上好几碗饭。

  不行啊,不行啊!再说我要疯了,我要马上跑去找外婆要。看吧!端午节是不是挺不错的呢!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家乡,xx,是一座富有“烟火气息”的城市。与别地不同,这里的早餐被称为“过早”,它种类丰富,而且每一种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当做色香味俱全的一道大餐,可谓是xx的一大风俗。

  走在街上,许多人手中都拿着一份早餐在吃。有的蹲在地上,大口嚼着他们的“过早”,虽然看上去有些粗俗,但这恰恰是xx的“烟火气”所在;有的走在大街上,在赶路的`同时,手中还不忘拿着一份早点一一这也练就了xx人“边走边吃但滴汤不漏”的本事。虽然公交车明令禁止在车上吃东西,但在“早高峰”的车上,仍能经常看到人在车上“过早”,手捧一份热干面或豆皮,吃得忘我。

  来到餐馆,里面虽然大,但也坐满了人,密密麻麻,还有不少人站在座位旁。一张张方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小吃:泛光的热干面,隔着多远,都能闻到芝麻酱的香味;金黄薄脆的豆皮,使它的样子十分体面;清甜淡雅的米酒,飘逸着清甜的米香……还有许多我叫不出来的小吃,它们一碗碗码在桌上,使我垂涎欲滴。这不是早餐,而是一场盛宴。

  凭借经验,点了份豆皮与一杯豆浆,便静坐等候。豆皮外面的皮被炸得金黄酥脆,细薄的皮上映着油光。诱人。轻咬一口,皮碎了,露出里面的馅来。香菇、肉丁、糯米……丰富的馅料勾起了我的胃口,尤其是那糯米,颗颗都浸了油。入口,是记忆中的味道,油而不腻,鲜香爽滑。豆浆一如既往的清甜,正好能去除豆皮的油腻。临了,我擦擦嘴上的油。肚皮也填饱了,还解了馋。在武汉,这类价格亲民而营养美味的“大餐”,可是随处可见。

  回到小区,小区里的爷爷奶奶们便迎上来,问我奶奶:“过早了有吗?”亲切,淳朴。我和奶奶都不由得晒然一笑。“过了,您呐!”随即又简单而亲切的聊了几句,便告辞了。一天的好心情,从这一刻,萌芽而生。

  我不知道那么多种精致的“过早”是谁发明的,但我透过这些早点,看到的是咱武汉人对生活的不将就。哪怕只是简单的一顿早餐,也要吃好、吃营养,吃出一番滋味。大抵xx的人,都很热爱生活,才会这样换着花样“过”早。

  这,大抵便是我家乡的风俗了。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9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虽普天同庆,可各地的风俗略有不同。我是榆林人,有趣的榆林春节容我与你道来。

  榆林人的春节,过年前的一个月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五吃元宵、闹秧歌、转九曲、观灯、放花才算基本结束。榆林人讲究过富年,对于年货的`准备极为重视,腊月里踏进集市会看到一派热闹非凡的红火景象。

  腊月二十三的时候,榆林人要送灶王爷上天。农村有一些地方会吃上一顿猪肉烩粉捞饭,还有一些地方吃上一顿杂面,燃放烟花爆竹,送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忙前忙后做年茶饭。年前几乎家家做油馍馍。油馍馍是用水兑上软米浸泡一夜后捞出来,再在碾子上碾成面,再兑水揉成团,发酵一夜,然后做成环状,在油锅上炸熟即可食用了。

  油馍馍讲究小巧玲珑,颜色金黄,味道鲜美,醇香可口。

  榆林人腊月也要蒸白馍馍。白馍馍上还要点上可食用的红红绿绿,图个好吉利。

  我们榆林人过春节准备的特色美食还有“拼三鲜”,这可是一道大菜,它烹制繁杂,用料众多,有红烧猪肉,炸丸子,炸佛手,炸酥肉,煮羊肉、鸡肉,涮片粉,蒸酥肉,水丸子,做出来后那真是稠稀相间,色香味俱全,诱人的味道让人直流口水。

  榆林过年美食丰富,文化娱乐活动也不少。在我们名满天下的老街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万佛楼、钟楼、鼓楼的楼台上有陕北民歌、戏曲、说书表演,街道上张灯结彩,各路秧歌表演热闹非凡,到处欢声笑语。

  榆林的春节,真是丰富多彩,欢迎远方的朋友来榆林过大年。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0

  在我老家陕西那里,过年会举行社火活动。

  一次,我回老家过年,就看到了社火。

  那天,听到外面锣鼓喧天,人们就知道社火队来了。

  孩子们、大人们、老人们都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迫不及待地出门看社火。

  道路两旁,观者如堵。我睁大了眼睛,踮起了脚尖,探出了脑袋,张望着,满怀期待地等着社火队的到来。

  锣鼓声越来越响,社火队一边表演一边向我们走来。有扭秧歌的,有划旱船的,有舞龙舞狮的……当然了,还有敲锣打鼓的。场面十分热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踩高跷和抬阁。高跷演员们踩着四尺多高的木棍,表演着各种动作,时而挥舞着衣袖,时而时而旋转着身子,时而又扭动着腰肢,如履平地般,全然忘却了脚下的两根木棍。

  而抬阁是有两三个人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一个人用几根棍子居然抬起了两三个人,还能游行一圈而不倒。这实在让人称奇,我看得两眼发直,忍不住鼓起了掌。

  妈妈告诉我:“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见父亲闯了大祸,十分难过。于是他填平了九州大裂缝。黄帝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了社神。

  那时有瘟疫鬼到处散播瘟疫,但他怕响器烟火,这就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还有人说社火是苗庄王率军乔装打扮逃离琐阳城时流传下来的。”

  社火队渐渐远去,我的眼睛久久跟随着他们的背影。社火年年都演,人们也年年都看。无论将来怎么发展,社火的热闹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想对家乡陕西来说都是永存的。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1

  过春节喽!过春节喽!我期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我的爸爸妈妈提前办好了年货,家里焕然一新!就盼着今天过春节。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嗑着瓜子,吃着糖果,抱着饺子,看着春晚的晚会。按照我们东北的传统习俗,这饺子馅儿可是不能马虎的:馅儿里放硬币,谁吃到谁就会财源滚滚;馅儿里放花生,谁吃到谁就会升官发财;馅儿里放糖,谁吃到谁的日子就会变得甜蜜蜜的。

  大年三十这一天的晚上,在街道上每家每户都会挂上亮堂堂,红彤彤的灯笼,表示在新的日子里红红火火;大门上要贴鲜艳的.红色对联,表示祝福我们的日子会像对联上说的那样吉祥如意。到了晚上,饺子已经就位。在那些白白嫩嫩的饺子中,只有10个饺子中有花生。爸爸把包好的饺子倒进沸腾的锅里。过了一会儿,丰盛美味的饭菜摆在了桌上,饺子也一盘一盘的摆在桌上。家人们每个人都面带笑容,高高兴兴的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只见那圆滚滚的饺子口水直流,我连忙夹了几个饺子。妈妈和小姨一开始第一个就吃了双花生,紧接着老爷、爸爸、哥哥、大宝和我都吃到了花生,一声声欢呼,一阵阵欢笑在客厅里徘徊中。等到晚上十二点儿,鞭炮声一次次响起,我和哥哥都想下去玩,可妈妈说:“今天是你们的本命年呦!你们晚上不可以出去,不可以看星星和月亮!”妈妈说完,我们俩只能乖乖的继续守岁了!收到了好几个红包的我觉得过年真好!不一会儿随着鞭炮声结束了,春节联欢晚会圆满落幕了……大家都回到各自的的房间睡觉去了

  我喜欢春节,喜欢和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起。因为家里每时每刻都洋溢着幸福。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2

  元宵节是我国八大传统节日之一。欧阳修的《元夕》中这样写元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可见元宵节的热闹非凡。

  在这天晚上,街上、树枝上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和色彩丰富、样式繁多的花灯全部都亮了起来,琳琅满目,看得人应接不暇,车道上被堵得水泄不通,喇叭声一阵高过一阵,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起来倒像上百人的合唱团似的。而这些人们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去看文化中心的`烟花秀。

  我们一家现在还在煮元宵呢,“咕噜噜”水开了,妈妈把一个个雪白饱满的汤圆放入锅中,一边搅拌一边等待,十几分钟后捞出汤圆来,看着碗中白白胖胖的元宵,不禁食欲大增,咬上一口,白外衣的粘腻软糯,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随之感到的是黑芝麻的香甜,咽下去后回味无穷,口齿留香,使人吃了就停不下来了。

  吃完元宵,我们便起身前往烟花秀,一路摩肩接踵,终于到了文化中心对面。我们来得迟,费劲地挤了挤,找了一处还算不错的地方,等了将近十分钟左右,突然砰的一声宣告了烟花秀的开始。

  第一个烟花特大,“嘣”的一下,那烟花便在空中爆炸,绚丽的色彩使人震撼无比,目不斜视。紧接着,便是一个接一个的爆炸声,丰富的色彩接踵而至,把半边天都照亮了。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在空中旋转的那抹绚丽,它一出场,好似所有烟花都是它的陪衬,只为了显出它的美丽。然后,紫色和黄色的色彩在空中交织,然后一齐绽放,使人过目不忘。

  烟花秀表演了30多分钟后就结束了,但回去的路上还是人山人海,还是熙熙攘攘,还是人声鼎沸的样子。

  今年的元宵节是无比热闹喜庆,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的,希望以后的元宵也会一直这样。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3

  初学会喊妈妈的小孩子,会出卖自己打车,自己学习的大孩子,满头白发,额前有着皱纹的老孩子,想起冻米糖,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在金华东阳,逢年过节时,家家饭后吃冻米糖,而且是现做。

  1、制冻米:选用颗粒饱满、体长洁白的糯米,用竹萝装上后放于水池中淘洗干净,再倒入水池中浸泡几十个小时,再捞至竹箩中用水冲洗。与此同时,洗净木甑(蒸笼),并置于锅中加热,待甑热后,徐徐倒入沥干的糯米(见汽倒米,倒后立即扒平)。待甑中米面冒大汽时,加盖蒸煮约40分钟后揭盖。用手反复捏搓蒸米,手感柔软无硬心米时,即可出甑放在蔑盘中扒平,冷却。经十小时后,用木铲翻拌一遍,再经五六个小时,蒸米变硬即为冻米。此时,用手搓揉团块即散,要马上将所有团块搓散,井移至晒场,或烈日下上用蔑垫晒干,晒至用牙齿一咬即为两段时为止。冷却,经十小时后用木蔑垫晒干由此得半透明的干燥冻米籽。

  2、炸米花:将数公斤茶油倒入铁锅中加热至沸,加入数克筛去杂质的冻米油炸,待冻米起泡成米花时,用漏勺捞起,搁置一边沥油,如此循环操作,每炸三五锅需捞去油锅中的杂质,避免油色变深,影响米花质量。米花沥干油后,立即倒入蔑盘中摊开冷却,接着过筛去掉硬米花和碎米花。按照木架容量的大小,称好米花,分别装入各个箩中备用。

  3、熬糖拌料:按比例将白砂糖、饴糖和清水倒入熬糖锅中,加热熬至40℃左右,此时须逐渐降低炉温,并按量加入糖桂花和米花,拌和均匀。拌和的动作要迅速,若时间过久,糖液中的水分蒸发过多,就会使冻米糖变沙,粘合不拢,而影响冻米糖的口感。

  4、上架切片:将拌匀的混合料趁热铲至案板上的木架内,并用手蘸少量的水将米花抹平整,撒上少量的芝麻,然后用木滚筒加微力滚平。接着取去木架,用刀划条切块,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方砖,也就是冻米糖。

  一切事务都做好后,回过头来,单闻闻它们的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一大袋一大袋,一大盘一大盘地装起来吃呢?

  记得一一做冻米糖那天,我表弟喜得快要疯了,一直问我:“诶,姐姐这个冻米糖什么时候好啊?”我其实也不知道,却又一本正经的回答他:“这是个秘密,不能告诉你!”他只好带着满脸失望,悄悄走了。

  但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家伙又来问我了:“姐姐,冻米糖什么时候才能做好啊?”“这是个秘密哦!”“好吧~”小家伙又悻悻然准备离去,不知为何,又转过头来问“哎呀!这有什么,要不?你告诉我冻米糖什么时候做好,我也告诉你一个秘密,怎么样?”“不可以哦!”我偷笑着,但还是拒绝了他的小请求。

  明日高照,晌午,冻米糖终于做好了,就放在餐桌中间,小家伙轻轻地舔了舔嘴,又朝我笑了笑,就猛地盯着那盘冻米糖,接着拿住一块就往嘴里塞……又是一通狼吞虎咽。别人也一样,看到了冻米糖就像见到了宝儿似的一个个眼里都冒着金光呢!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辽宁,那里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冷,寒风刺骨。冬天的时候就是穿两件儿羽绒服也会觉得冷。在那儿吃冰棍儿都会沾到舌头。院儿里的雪堆成了雪山,一两个月都化不完……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东北有了自己独特的美食——冻梨。据说在原来,有一个东北人试着把梨直接搁在室外来冻,结果发现梨非常黑,都以为是坏了的,但那时的人非常简朴,不舍得扔,就尝了一口,结果发现非常好吃,就把这个美食流传下来了。

  有一次回家过年,总是看到人们老是吃黑色的梨,于是很好奇,一直以为他们吃的都是坏了的',所以才是黑色的。后来我开始仔细观察人们吃梨的过程,却听见咬梨的声音,“咔嚓咔嚓”的好像比普通的梨要硬,而且还能听见砂纸摩擦的“沙沙”声,真想知道这个是梨又不像梨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奥秘。

  再后来,我偷偷摸摸的避开了家人,找到了一个“梨”,我把手伸过去,想要把它拿起来,却是刚从外面拿进来的,我一下子把手缩了回去,如“探冰汤”,那叫一个凉啊!比在冷冻室里的东西还要凉。过了一会儿,梨没那么凉了,终于可以把梨拿起来了,我看了一眼:“嗯,的确是个梨,可是它为什么这么冰呢?”我再次产生了疑问。这么凉也没法儿吃,就接了盆“汤”,想要把梨放进去,就在我放进去的那一刹那,一只手拦住了我,我一看,是爸爸。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知道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说:“这个东西叫冻梨,一般冻的是秋梨。”我半信半疑:梨就是梨,冻它干啥?后来才得知它的确是冻梨,这种冻梨只有东北才能冻出来,别的地方不够冷。每到冬天,东北的人们都会把梨冻到被称为“天然大冰箱”的东北的室外,一般在春节前二三十天会先冻到室外,然后在春节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吃了。但是解冻的时候不能放到热水里,一定要放得比它温度高的凉水里慢慢解冻,在我们家乡叫“缓”。过一阵子后,梨就变成水的温度了,而水就可能结冰了,真是“舍水为梨”,怪不得爸爸拦住了我,原来不能放到热水里呀!最好的状态就是又变软了,又带一点冰碴子,所以有“沙沙”的声音。就算没有尝过冻梨,我也知道它有多好吃。我心里的谜团终于解开了!

  大胆的想象一下,在寒冷的冬天,温暖的房间里咬一口冻梨,简直像冰沙一样,既健康,又美味,真是吃得停也停不下来。下次去的时候一定要尝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15

  每当春节到来之时,我都十分快乐!彼时全城都热热闹闹的,大家都在准备过年。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青岛过的,因此比往年热闹了不少。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和小姨一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准备吃年夜饭,随着一道道的美味佳肴摆上餐桌,姥姥带着满脸的笑意从厨房走了出来,说:“最后一道‘菜’来啦!”我一看,竟是各种颜色,各种样式的花馒头!我好奇的问姥姥:“姥姥,为什么过年还要吃馒头呀?不能吃点好的吗?”几个弟弟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姥姥连忙笑着跟我们解释:“馒头是有自己的美好寓意的!吃黄色的鱼馒头,意味着年年有余,吃苹果样子的红馒头,寓意平平安安……”我们几个小的听完后恍然大悟,连忙抱了一个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把大人们逗得哈哈大笑。

  在青岛,至今都有一种习俗:饺子一定在十点及以后吃,不能和饭一起吃,寓意着新的一年顺风顺水,十全十美。当十点的钟声响起时,姥姥,妈妈和小姨立马端出了几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和几小碟用醋、生抽、蒜泥调成的酱汁。那些盘中的饺子如同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大胖小子,让人一看就被勾起了食欲。姥姥告诉我们,她在饺子里放了几枚钱币和几个枣子,看谁的运气好能够吃到,吃到钱币寓意着来年发财,吃到枣子则能生活甜蜜。我们几个一听,立马来劲了,都想吃到钱或者枣子,所以一直吃到满嘴油光,肚儿圆溜溜还不愿罢休。最后,我看了看自己的胜利果实:两个钱一个枣,还不错!

  等大家都吃完后,大人们摆上了一张小木桌,搬了六把小板凳放在一起,开始玩起了青岛那边最常玩的',被誉为“中国桥牌”的纸牌游戏——够级。而我们四个孩子则团团围坐在沙发上,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

  “十、九、八、七……”伴随着主持人的倒计时,大人们停下了手中的牌局,和我们一起注视着电视屏幕,“过年啦!”电视里传出了主持人激动的声音,这时,屋外的钟声、鞭炮声,屋内的欢笑声、祝福声连成一片,气氛越发热闹了。不知过了多久,全城才又安静下来……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风俗作文10-12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选)08-09

家乡的风俗作文11-20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9-14

家乡的风俗的作文11-06

家乡风俗的作文11-07

家乡风俗作文11-03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10-14

(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02-18

(经典)家乡的风俗作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