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式父母作文(精选5篇)
中国式家长是指中国的大部分家长都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而在教育过程中又存在过分溺爱、心灵施暴等特点。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式父母作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式父母作文 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为这一国情,国家不得不采取平等的严格选拔政策录用优秀,淘汰落后,再加上希望孩子将来能大有成就的心理,这便造就了“中国式家长”。
你一定有在考试时遇见一道难题无法解决而乱了阵脚;你一定有在发成绩单时双眼紧闭,手心出汗,甚至紧张的浑身发抖,你也一定有背负着压力回到家时反而得到的是劈头盖脸的训斥。这样细想:不禁让人感到心寒,仅仅一张印着成绩的纸片,就让中国学生承受了如山重的压力,他们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担心,焦虑,失眠,甚至是自杀。就在前不久,某所中学的一名高一男生因两次挂科而跳楼自杀,因为他先前成绩很不错,只是后来因有些松懈而导致挂科,他承受不了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责备,所以带着怨恨了结了自己的一生。仅仅一个成绩就将这如花般少年的心灵毒害,在这太看重成绩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被成绩所操控的傀儡,天性已经泯灭,灵魂已经被扭曲,当然,这也不只是他单方面的`原因。现在,请家长们再反思下,你们的孩子真的赢在起跑线上了么?或者只是他们肩上的压力比同龄人的更大些?
作为一个被成绩所累的学生,我不禁想将心中的疑问呐喊出来:我们到底何时才能不为成绩所累?我们到底何时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我们到底何时才能真正像个孩子……
“看什么课外书,快去学习,成绩又没多好还有闲心看课外书。”“小孩子能有多大的追求,这些事想做的话等你再做吧,现在做太耽误学习。”“你看某某某成绩多好,哪像你,你的成绩我都不敢说出去,嫌丢人。”“你要是考进班级前三,我给你买。”“别跟朋友单独出去旅游什么的,不安全……”觉得这些话似曾相识吗?没错,这正是出自“中国式”家长的口中。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番“中国式家长”的弊端。
作为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孩子,我从小就能感受到这浓郁的“中国式教育”。大多数家长都“信奉”这样一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的家长也不例外。可以说,我这小半生是由卷子和习题堆积而成的,我现在唯一的成就感就是看从小学到现在做过的卷子快跟山一样高。什么是起跑线?什么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就是你不能比别人差,在大多数“中国式家长”的眼里,你不能比别人差的,只一定是成绩。
成绩,无法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比尔盖茨没有大学成绩,但他创办了微软,成为全球首富;爱因斯坦,小时候被当作白痴,但他提出了相对论,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开辟出了通往宇宙深处的一条新道路;马云的数学成绩经常为个位数,但他创建了阿里巴巴,成为了《福布斯》创办了50年来首位成为封面人物的大陆企业家。成绩,也不见得有那么重要。
中国式父母作文 2
中国式教育无疑是失败的,不然这么多年才出了一个诺贝尔奖。
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呢?首先是父母,著名画家达·芬奇的父亲彼特罗是一位令人称道的好父亲,他培养孩子的信条就是:给孩子最大的自由,让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中国呢,父母给报上一个个补习班,制定好学习计划,上午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不然就是一顿皮肉之苦。
可事与愿违,孩子的成绩却提不上去。学习需要的是学习的兴趣,可中国的学生却失去这个好多年,在他们眼中,学习是完成作业——一张张的试卷、一套套的题、一个个任务……父母总说这是为你好,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我想说:“学习既然是我自己的事,就不劳驾你多费心。”
排名靠前的学生,父母一般不过问他们的学习,而收到的却是满意的成绩。父母的教育是学生学习最大的阻力,在他们眼中,只有做题是学习,背诵和看书就是糊弄时间。学生好比一把尺,施加的越多,松开后反弹得越厉害,施加的力度再大些就容易折断,这个人就“废了”。
本来是块好料,加上父母的精心“雕琢”,这块料就费了。父母越是看得紧,成绩越是差,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增添了几分厌倦和对父母的怨念。有人说,不管他们,他们就不学。可你管了,结果呢,级部第一吗?
是的,是有父母管出的清华大学生,那是什么,那是虎妈狼爸,棍棒底下出的大学生,他们还自以为豪地说:“他们的童年是痛苦的,但他们此后的人生是辉煌的。”我呸,我看从此他们的人生都会暗淡无光的,培养一批行尸走肉有何意义。
练一张字和练四行字哪个效果好?当然是四行字,可以轻松写到,而且会拿出最好的书写水平。如果被逼着练一页字有何效果,练字就成了任务,就成了惩罚,你对它毫无兴趣,只想草草了事。这就是中国最大的悲哀,兴趣变成任务,然后被形式化。开头是好的,可结尾就……
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教育,前面为何加一个“中国式”?
中国式父母作文 3
儿子发烧了。当他姑姑打电话的时候,正坐着公交车、徜徉在林间小道、享受惬意春风的我们,再也无暇顾及眼前的美景了。
挂了电话,轻叹了一口气。丈夫问我孩子现在在哪里。我说离我们下公交车不远。他只说了一句,快到的时候提前打电话给他姑姑。我说好。
虽然嘴里不说,也没有埋怨,但能明显感觉到,彼此心里的慌张。以往,从老家回城里的路上,丈夫总喜欢上了车就眯一会儿,或者拿出手机随意翻看新闻。这会儿,他只是头往窗外望着,还不时抬头看看司机,巴望着车能再开快点。而我则是一门心思地回忆,努力地回忆呆在老家的这两天的每时每刻,到底哪里让儿子受凉了,吃凉了,受惊了。总也想不起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儿子今天中午就表现出情绪不高、心情不好、身体不舒服了。然后就是狠狠地自责,觉得我这做母亲的真不称职,为什么没有早发现孩子发热了,还毅然决然地同意他跟着姑姑先回城里。
其实,见到儿子的时候,一切都坦然了。事情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儿子是因为在老家里吃得太多没有消化开,积食了。医生说,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不必担心,过两天就好了。可看到儿子蔫儿蔫儿的样子,又觉得医生一定是在安慰我们,孩子都发烧了怎么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呢?医生看出我的.不屑,笑着说了一句:“事情都是你们大人想坏了。”
是吗?好像也是那么回事。曾几何时,身为人父人母,我们都忘了还有个“我”。满脑子都是“孩子孩子”,眼里见不得孩子淘气,可一时半会儿看不见就难受得像抬头看不见钟表,不知道这一天到晚过得是几时几刻。难道我们真老了吗?像歌词里唱得那样,“时间都去哪儿啦,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我问丈夫:“我们老了吗?”丈夫一脸同情地告诉我,“老了,真老了,你看你都长白头发了。”天呢,我什么时候开始长白头发的?当丈夫真的从我头上很轻松的找到并拔下那根隐藏并不深的白发时,我哭了。丈夫说,“傻啊你?这有什么好哭的?我们不老孩子什么时候能长大呢?”虽然道理是这样,可是这不争的事实证据就那么明晃晃地摆在我眼前,让我怎能不相信岁月催人老呢?
儿子听到我的哭声,慌忙赶了过来,问也不问就跟我一起哭。原来他以为是爸爸欺负了妈妈,我告诉他,是妈妈害怕自己老了,不是爸爸欺负了妈妈。这才止住了哭。儿子一把抱住了我的头,安慰我说,“妈妈不老,妈妈很漂亮。”这一句让我破涕为笑。
这天晚上,我做了很多很多的梦。关于我老了。等我老了,牙也掉了,说话漏风,还能唱歌吗?等我老了,满脸褶子,该怎么笑呢?等我老了,眼也花了,字儿都看不清了,该怎么写我挚爱的文字呢?正满脸疑惑、愁眉不展呢,突然听见我有人叫我。原来是身边的儿子要尿尿了。原来是梦。我赶紧习惯性地打开台灯,照照镜子,噢,我依然还算年轻呢!牙齿都在、褶子寥寥、眼睛明亮、身材保持得也算完好。哈哈,年轻真好。“儿子,你要尿尿吗?好,老妈我背你去厕所!”
其实人老了又能怎么样呢?看着妈妈、婆婆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身体硬朗、儿孙绕膝、家庭和美,不也是人生一大幸事吗?终老一生,别无所求,惟愿儿孙幸福。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中国式幸福。我是这么诠释的。
中国式父母作文 4
近来,“中国式父母”一词在网络上迅速走红,面对种种“中国式”,网友纷纷感叹:太真实了!
何为“中国式父母”?是那位凌晨被远在他乡的儿子的电话惊醒,慌忙起床录制视频只为让儿子知道怎么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的母亲。中国父母最无私,是不辞劳苦的凌晨视频教学,是不惜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出国留学。诚然这无私伟大的父母之爱让人动容,可是否有人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二十来岁了还三更半夜打电话给你,问你西红柿炒鸡蛋的做法,你是会因为孩子依赖你而高兴,还是会因孩子连这点生活能力都没有而悲哀?俗话说得好,惯子如杀子,中国式父母无止境的爱真的不会让孩子溺死在其中吗?
何为“中国式父母”?是那位在上海卢浦大桥上因儿子跳桥自杀而满心悔恨的母亲。她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触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弦,少年坠入江底激起的浪花在舆论之海中难以平复。短短数十秒的时间,一个如花的生命就此止步。据报道这位17岁少年是因为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受到批评指责后,又在母亲接自己回家的路上发生口角和争执,一时冲动,才酿成了如今惨剧的发生。古语有云,棍棒之下出孝子,严师才能出高徒。诚然,不加管教的人生不可能出彩,于是乎,中国父母将爱化作长鞭,以鞭策子女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却未曾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们着想,只是一味地施加压力直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他们才猛然醒悟,却只能追悔莫及。
何为“中国式父母”?是那些教科书一般拼命压榨自我哺育下一代的父母。开车上路行驶,要通过很多严格的考试,而做父母,却无需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轻松“上岗”,于是乎一批批“无照父母”闪亮登场。太多父母以为只要能够满足孩子各种物质上的需求就算对得起孩子了,以为只要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找名师,上名校,就一定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更有甚者用爱做枷锁捆绑住孩子的自由和梦想,逼迫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未来成长,将孩子作为实现夙愿的机器。“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拼死拼活为了谁?”“你怎么这么不孝顺?”无可置疑,中国父母最能自我奉献,但往往也最会自我感动。
反观古今中外名人伟人,他们的成功哪一个离得开父母的支持和帮助?“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三迁两地;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卡曼林·昂尼斯小时候做实验把自家楼火不慎烧毁,十几岁的他害怕被父母惩罚而逃到郊外,却不曾想父母看到他的第一句话是:“孩子,别害怕!为了科学研究,你就是把咱家房子全拆了,把咱田地全毁了,我也绝不责怪你!”;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小时候十分“调皮捣蛋”,甚至在看到气球在打完气之后能飞上天,就找来一些发酵粉,动员想上天的同学一起吃,不幸的是,吃完发酵粉的同学们痛的在地上打滚,他也因此被学校开除。面对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他的母亲对学校的做法十分愤怒,“你们根本不懂我的孩子,他非常聪明,他不是在捣乱,而是好奇。你们不懂得教育,我来亲自教育他!”……综上所述,父母的开明与支持对孩子未来的影响可见一斑。
无可否认,当代中国父母对孩子爱的无私,爱的深沉,但有这样一句老话:“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所以,别让爱变得扭曲,别让爱成为负担,别让爱竹篮打水一场空。正如林奕华说的那样“父母对我最好的教育,就是从不逼我成为什么样的人。”
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孩子更是父母的未来。对于这一代的中国父母,还留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重视孩子,适度管教是基本操作;理解为主,陪伴为辅,才能共谱和谐乐章;互帮互助,携手共进,母慈子孝不再是梦。一言以蔽之,别让“中国式父母”成为一个贬义词!
中国式父母作文 5
"千万别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中国父母的口头禅,几乎是打娘胎起,中国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一出生,那就更了不得了,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也不管孩子是否乐意,孩子长大后,中国父母又开始干涉:你应该考上哪所好学校,应该什么时候结婚生子等等诸如此类的命令。
然而,这只是中国父母的一面,中国父母有无数张不同的面孔。
比如,每当小孩哭闹的时候,中国父母总是说出他们所认为的善意的谎言:乖,不哭,等一会爸爸妈妈买糖给你吃。而小孩则停止了哭泣,开始等待他的糖果。可是等到爸爸妈妈回来后,小孩并没有发现糖果就放声大哭。好一点的中国父母则会说:“哎呀,忘了买糖给宝宝吃,下次一定买,行吗?我们拉钩钩。”“坏”一点的中国父母则会说:“哭什么哭,一边去,没见我正犯困呢!”于是,在中国父母的一次次承诺,小孩的一次次失望里,小孩也学会了中国父母的“一诺不千金”。
再比如,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不管小孩是男还是女,都是一家人的宝贝,要什么有什么,堪比古代的皇帝。而家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孩的`,要么是男孩受重视,要么是最小的那个受重视。在这里就只说后面的一种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在中国的家庭里所占比例颇重)。家里有多个小孩的,最大的那个就要多做事,给小点的孩子树立榜样,另外做错了事你先挨打,而最小的那个做错了事,中国父母则会说:“她还小,不懂事,你是大孩子,难道不应该帮助她吗?”好了,这就是中国父母的“72”变中的一变。
中国父母最厉害的一点,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告诫你一点,在中国千万别相信中国父母对你说:“你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可实际上他们暗地里已经把你上一次考试的成绩记录了下来,只要你下次考试的总分,排名,甚至是某一科的成绩下降了一点点之后,他们便会立马说:“看,影响学习了吧,所以千万别干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中国父母的眼里成绩好的学生干什么都是对的,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干什么都是错的。因此,中国父母会在他们的孩子面前说:“千万别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玩,他们都是坏学生,会把你带坏的,所以要和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玩,学习他们的优点。”这些话未免也太绝对了吧,成绩不好就是坏学生?那么请问那些说这些话的父母们:你们上学时的成绩好不好?如果不好,那你们是不是也是坏学生呢?
中国父母的“72”变,每每一变,必定有大事发生。
【中国式父母作文】相关文章:
中国式浪漫作文03-19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07-02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11-15
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作文11-29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15篇02-08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15篇)03-02
与父母的作文12-03
父母的作文04-09
给父母的作文11-06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通用17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