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时间:2022-02-10 16:09:15 春节 我要投稿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2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2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23篇)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过年好”大年三十那天,春晚照常播出,主持人们正拜着年,而我则面无表情的坐在电视前面,满眼都是喜庆的大红色。这时不知谁在旁边嘟囔了一句:“春晚一年不如一年,年味也越来越淡喽!”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却让我分起神来:“年味”到底是什么呢?

  难道是烟花绽放时,映照在眸中的光?是爆竹点燃时,震耳欲聋的声响?是饺子下锅时,袅袅飘散的蒸汽?还是家人团聚时,荡漾在唇边的笑意?其实,我也不怎么分明,只是觉得有些重要的东西正在慢慢消逝,总也抓不住。我正在神游时,一阵欢笑把我惊醒,原来是小妹正随着电视里的音乐跳舞,她不时地摆动小胳膊小腿,一举一动都充满稚气,惹人发笑。她红扑扑的小脸挂着笑容,满溢着新年到来时的兴奋。这种让人嫉妒的生动表情是那么熟悉。我豁然想起,那不是曾属于自己的表情吗?

  儿时的自己也是,在月余前就开始掰着指头算日子,盼望着大人们包饺子时,把面粉抹得一头一脸;盼望着放鞭炮时,躲在廊下看着满天飞的红色纸花;盼望着花花绿绿的糖果,也盼望着走亲访友时被摸着头顶说:“孩子,你又长大一岁啦!”我想我那时候的眼睛一定也是亮晶晶的,脸颊也是红扑扑的,也正咬着嘴唇带着不安与兴奋迎接新的一年。对新的一年的盼望,不就是对成长的渴望吗?

  但,等到真的如愿后,越来越多的烦恼接踵而至时,我后悔了,沮丧了,不想长大了,也不会再掰着指头盼新年了。

  那重要的、正在消逝的、抓也抓不住的,就是时间啊。

  哦!原来不是“年味”淡了,是时间走了,是我长大了。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2

  不知从何而起,年味开始变得越来越淡了,慢慢的没有了过年的感觉。哪怕快要到新年了,大家还是无动于衷,似乎新年的味道已经开始飘散,似乎过年只是一个形式,再也没有了当时向往开心的感觉……

  还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每当快要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成群结队相约的去大街上买年货,开开心心的买新衣服。可是从两三年前开始,自从手机的普及后,人们似乎不再喜欢成群结队的去买年货,大家更喜欢在群里发红包聊天。每个人相见,都是低着头玩着各自的手机,没有了最初的年味。

  伴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曾经的小孩子也长大外出工作了。当快要过年的时候,由于工作的原因也没能赶回来过年,只能在外地过年。所以说一起过年的人越来越少,然后没有了生机。

  原本是开开心心地发红包,等着要红包,而现在红包减少了,变得更多的是在微信上的红包,大家的笑脸都不曾露出来了……

  年味究竟去哪儿了?我们不妨思考一下。时代的发展,难道就意味着传统的流失吗?不!这绝对不意味着。我们需要保护传统,把好的东西继续发扬下去,而不是一味的依赖科技的发展,而变得商业,变得麻木……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3

  年味儿淡了恐怕是许多人过年时的感觉。不必说有着传统过年记忆的老人们,连才上小学的小堂弟,都一脸无聊地说,过年就剩了两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压岁钱。看来,年味儿还真是淡了。

  有人说,过年最大的主题是团圆,这话没错。新年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喝杯团圆酒,谈谈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烦恼,体会着家的温馨,亲情的温暖,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新年毕竟是新年,如果仅此而已的话,和一般的节假日也就没啥区别了。过年,要过出年味儿来才好。

  年是一种民俗,一种文化,它是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爷爷说,以前过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习俗,一进腊月,各家就开始忙活起来,初八吃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准备果品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四扫尘日,全家大扫除,还要在床脚点灯,驱鬼辟邪。年三十,讲究就了,贴门神,贴年画,贴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灵,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闹完花灯,年才算过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传统习俗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带点年味儿的活动似乎只剩下了贴个春联,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儿好像只有跟着旅游团到遥远封闭的乡村才能看得到。

  过年是一种文化,年味儿需要载体。当以前只有在过年才能吃到的年货现在每天在超市里都堆积如山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文化层面的年、民俗意义的年。迎来送往、喝酒聚会的间隙,可以去听听家乡戏,看看大秧歌;兴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笔来试着写几副春联,跟老人们学学剪纸,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炉旁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觉到年味儿正一点点地从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从噼啪作响的灶火中渗透出来,洋溢在你的周围——那就是过年的感觉。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4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过去

  妈妈说她小时候过年可好玩了,因为平常吃不到好东西,于是村里的小孩都盼望着过年,盼望着吃肉、吃饺子、穿新衣服、看烟花,别提有多开心了!

  当姥姥煮饺子时,姥姥的孩子们就坐在旁边看着,眼睛像是被姥姥控制一样一直盯着姥姥。饺子煮好了,全家人坐在一起大口的吃饺子,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守夜便更是欢乐。吃完饭就开始放烟花了———“轰”随着一声巨响,一颗烟花冲上了天空,霎时漆黑的夜空变得一片透亮,大大的红色球状的烟花,把天空染得十分红艳。

  现在

  可是现在呢?放假只为了休息,也不盼望春节了,连新衣服、好吃的都构不成诱惑。

  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说:“打个比方,以前的人平常不吃糖,一到过年突然吃到了糖,所以开心、幸福;而你们呢,舌头一直泡在蜜罐里,早已麻木。你们平常就买新衣服,到了过年自然不显得珍贵了!”

  如今,网络上已经传疯了———年味真的淡了,可是究竟为什么呢?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5

  小时候,大年三十和初一是一年中最开心的时间。

  一年当中饭菜都很单一,棒子面、高粱面是主食,白菜、萝卜、咸菜是副食,过个节日才可能有肉吃,才可能有块儿点心吃。富裕人家小孩有饼卷鸡蛋要举着到大街上去慢慢地吃,那才是儿童的快乐;而我们卷个小鱼要留到最后再吃,把最美的滋味留在最后,那就是享受。只有头疼脑热的时候,才可能有碗白面条或者水果罐头吃,有时真羡慕有病的伙伴呢,那么多好吃的!

  年夜饭却不一样,会有一桌子比平常好得多的饭菜,红烧肉刚出锅就忍不住想钳一块入口,眼看得都直了——就是那时候烙下的病根儿,什么是垂涎三尺的,什么叫肉香,什么是满足,体会的太深了,简直是刻骨铭心。

  穿的衣服都是棉花纺成的粗布漂染成黑色的、灰色的、蓝色的缝制的,洗得发白了,补丁摞补丁是非常正常的。要是谁家买了一块洋布冷不丁给小孩做了一件衣裳,肯定要美好多天,享受伙伴们羡慕的目光,那叫一个爽;鞋,无论单鞋还是棉鞋都是千层底的,那是所有实在穿不得的衣服和棉质用品碎片粘合在一起纳成的鞋底子,“打球赛跑不怕磨”的球鞋那是奢望,皮鞋只是听说过。

  过年都能添置一身新衣裳,而新衣裳实际上是自己没穿过的别人(城里人)的旧衣服,抑或是没有明显补丁的衣服,但那也美,“旧貌换新颜”嘛!

  除了能吃到好吃的和穿新衣服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年里再也没有比这些天更热闹了。除夕这天先是磕头祭祖、到坟前给故去的先人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并告诉他们过年了,晚辈们一切安好,天堂那好上哪去;再贴对联、贴窗花、贴年画把屋里屋外布置的红红火火,晚上一家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吃年夜饭,七十年代盼着围在收音机前听曲艺专场,八十年代等在电视前面看春晚,这些都是每年雷打不动的事情。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冬末将至,腊梅飘香。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恍惚记得儿时,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置办年货……可是如今,做这些事情时的心态,却早已与过去大不相同。

  年味淡了。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大型商场四处都有遍布,网络购物也变得越发普及,这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的事情,也没有人再愿意浪费大量的时间去置办一些看似无用的装饰物。并且,零星的鞭炮声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还记得儿时,一进腊月门,鞭炮声便总是不断的,大人们或许觉得有些聒噪,孩子们却是乐趣不断,各类烟花爆竹遍布大街小巷,一片繁荣祥和之景。而如今,电视电脑手机的使用趋于低龄化,孩子们都有了更有趣的东西,便很少去碰那烟花爆竹了,花钱听个响这样的傻事,更是没人愿意去做。

  年味淡了。小时候,每年最期待的事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家长手里的红包了。然而,随着手机转账功能的流行,就连新春红包都选用转账的方式,越发的失去了年味……

  或许可以找借口说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也在一点点成熟,所以看待事情也会有了新的角度。也有人解释,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属必然。

  然而,真的如此吗?一个失去了灵魂的民族,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7

  “这年是越过越没味了。”

  我的家乡在湖南的一个小山村,过去过年时有着浓烈的年味,但随着现代科技的侵袭,这种独特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并不是要到过年时才能吃到鱼肉、穿到新衣,但却总是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曾经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点,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人们就把过年的精神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年味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又可能是因为电子产品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带来无形的隔阂,青年人低头盯着手机,玩游戏抢红包,与同龄人交流;中年人低头盯着手机,抢红包,偶尔抬头看电视;老年人无人搭腔,沉默不语看春晚。家里没有和睦和温馨,有的只是无边的冷漠和凄凉。

  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最缺少的应该是文化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它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让更多不同的人共同关注,就会拥有更多的趣味,年味也就浓了。

  这样看来,过年这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篝火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才能找到一丝丝年味……

  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又怎样才能回归生活?我默默祈祷着……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8

  从大年初一开始,我就发现这个春节注定不同了。

  早上,当我抵达亲戚家后,几个和我同龄的亲戚也陆陆续续地到来了,随后我们几人便在一个房间内默默地打着电子游戏,没搭上几句话,即使是有人发红包也无动于衷,嘴上说些客套话,眼睛却根本没有离开ipad。吃饭时,也不过狼吞虎咽,吃个半饱便又往房间内跑去。

  离开时,我回头,却发现只有老一辈的在聊天,其余的都捧着手机,低头看着。出去拜年三次,却次次如此。

  至于不去拜年时,我一个人在阳台上默默地补作业,妈妈则在客厅里看电视剧。除了吃饭时,两人也没怎么交谈。

  不得不想到一个问题:春节的年味,为何变淡了?

  我先是想到了电子产品的问题——没有人说话,是因为都在低头看手机;我们急着吃完饭,是因为要去打游戏;妈妈一言不发,是因为在看电视……事实仿佛就是如此,这么简单清晰:都是电子产品惹的祸。

  仔细想想,却又不只是如此。电子产品让人爱不释手是事实,但问题是,根源在于人,而非电子产品,就像你不能光凭一个人用菜刀砍死了另一个人就判断出菜刀是有问题的。实际上,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比起有血有肉的人,有些人竟然更喜欢电子产品!

  有的人说,现在可以直接用网上聊天来代替拜年的长途跋涉,但我对此不敢苟同。春节最终可能只是亲戚间的拜访,但随着时间流逝,它早已成为了一种形式,进而进化为了节日,最后演化成一种不可动摇的传统。传统是和信仰同级的,因此改变拜年方式就像让一个道士去寺庙,理由是更近一般荒谬,这无疑会大大使年味变淡。

  但年味淡了,为何我们漠不关心,还是自顾自地看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想起从前在新闻上看到的,许多外国人都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但现在的中国年轻人却不在乎“国粹”、“非遗”,大有“崇洋媚外”的势头。有些人爱说“勿忘国耻”,但这难道不亦是一种国耻?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9

  响彻云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才发现,今天是除夕。

  村庄还是那个村庄,也无非是门上贴了对联,门前点着大柱子香,空气中飘散着饭菜的味道,夹杂着爆竹刺鼻的气味。一样的风景,异样的气氛,乡间小道上,时不时会出现一两个人,脸上却看不出会心的微笑,行色匆匆。生活到底给了他们多大的压力,以至于在这喜庆的日子仍疲惫落寞。祭祖的人依然有的,长者领着晚辈,拎个袋子去了田里,找个避风场所,烧些纸钱,磕个头,放完鞭炮就神色匆匆地走了。土地庙前,往日人声鼎沸、香火袅袅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脑海里,幻想的除夕是这样的:老屋里灯光明晃晃,把桌上的食物照得十分诱人。斑驳的石墙上倒贴着一张张“福”字,尽管家里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却洋溢着喜庆温暖的气氛。一大家子人围着餐桌,有说有笑地聊着,鸡汤冒着腾腾的热气,窗外飘着小小的雪花,浪漫而温馨。如我所想,妈妈依旧准备了丰盛的饭菜,可望着满桌的鸡鸭鱼肉,却没有什么胃口。匆匆吃完饭,也就匆匆散了,都各自活动去了,大人打麻将、打扑克,小孩子捧起手机、玩起电脑,哪还有一家人围着电视开心地看着春晚?

  手机的呼吸灯一闪一闪,“叮咚叮咚”的铃声悄然响起,屏幕上泛着微光,闪动着一条又一条消息,一句又一句祝福。此刻的文字,如同窗外那未消融的积雪,冰凉冰凉,毫无温度,如果,是一条条语音,那亲切的话语应该很温暖吧!团圆饭,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了,各自的心都被网络牵走了,瞳孔里五彩斑斓的实像,也只是一些虚拟的页面罢了。

  我感到孤单,感到无助,感到年味随着饭菜的香气飘散而去,越来越淡……记得以前,特别盼望着过年,不知道是什么缘由令我那样兴奋,看着日历被一页页翻过,望着离新年越来越近,能高兴地手舞足蹈。霸占着亲戚给的压岁钱不还给爸妈;老早起床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出去炫耀;捡起掉落的小鞭炮点燃吓人;捧着饭碗去别人家串门……这一件件小事,我没想过,它们会成为我无法面对的回忆。现在,对这些一点都不感兴趣了。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受,是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我们不以为然?我想,也许是我们长大了,承担的责任多了,要做的事情多了,在生活的压迫下,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封锁内心的纯真,以浮躁的态度去面对浮躁的生活,匆匆忙忙中,许多东西都变了,变得那么不尽人意。看着那些小孩子拿着炸炮满村跑,笑得和烟花一样绚烂,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真让人感到羡慕,也许有一天他们也会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吧。

  年味儿,一年又一年,渐渐的,就淡了……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0

  电视新闻播报着一年一度的春运,车站、机场人山人海,赶着一场回家之旅,过年了。

  小时候过年,自己总会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出去玩耍,买一堆的鞭炮回来放,闪闪烁烁,火树银花,好像过年总是有放不完的鞭炮,吃不完的糖果。春晚也是,一家人守在一起看电视,看小品,欢乐不尽,作业考试等不愉快的事情也全都抛到了脑后,印象中这样的日子好像停留在七八岁的时候了,后来,就变了,哥哥姐姐们长大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娶妻生子,循着万事万物不变的规律,代谢更新。没有弟弟妹妹一起玩耍的时光,自己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赤脚踩在冰冷的地面上,追不上时光机器。

  后来的过年,自己仿佛被命令要长大,反应迟钝地走在时光机里面,一不小心还要被机器扇个巴掌。不再有人陪着我一起放炮竹,春晚也不再有人陪着看,看完几个小品自己也该睡觉了。互联网时代交给我们一个如此方便快捷的时代,我们的手机,我们的电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我们享受这一切,心安理得。没有人会抱怨互联网太快,人们只会抱怨网速慢,看视频卡。过年的电话,原创短信也越来越少,一堆又一堆的群发短信,群发微信信息等等祝福的语言充满了整个界面,似乎总有那么多的人在牵挂着你,也似乎是被许多的朋友关心着。我们看似越来越近,其实是越来越远了,我们不再写信道思念,不再电话里絮叨身旁事,许多的话没有再说出口,许多的故事不再告诉彼此。交集越来越少,值得共享的人却好像越来越多,每次看见认识的同伴亲朋娶妻生子,我总是会对自己说着,终于还是要走到这一步,看着的别人是这样子的,像电视剧里被送上断头台的人,一刀砍下来,好像没有人能躲过。

  问自己,是年味儿变淡了吗?于是低下头去看小辈的侄子侄女儿们,一个个撒欢着跑去放那火树银花的鞭炮,就像小时候的自己一样。那些小脸,映着照片里自己的模样,闪烁不定。那这样子看来,年味儿淡了多少?掂量不出来。如果我们的孩子掌握了游戏的功能与乐趣,可能结局也会是一样的,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关心,习惯了虚拟世界。

  好久好久没有这样子静下心来数着这几年来的变化了,也感到自己不再有以前那样浪漫的心情。真希望自己还是穿着开裆裤的小屁孩,一点一点长大,永远保持一颗浪漫的心和热情的脑袋,走在自己的小路上。怎样找回年味儿,我们需要问自己,怎样找回年味儿背后的人情味儿,我们也需要问出个答案。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途苏,又逢佳节,本应该另人兴奋无法入眠的除夕夜,我却怀揣着一颗平静的心在网上聊着天。什么过年?什么除夕夜?还不跟每周六一样,吃完饭上网聊天,我印象中的欢庆场景去了哪里?那浓浓的年味呢?

  在农村外婆家,刚入冬就开始准备年货——腌制品,灌香肠,腌猪肉,腌咸鱼,腌菜。当肥肉在卤水中泡过挂在屋外晾晒,不需几天,一块块油晃晃的肉就开始不停地往下滴油,猪油裹着猪肉,就像冰糖葫芦,冰糖裹着山楂,嗯!的确很诱人。把肉注入猪肠里挂在屋外,不需几天,也会滴起油来,把鱼用盐抹好一样挂在屋外晾晒,而腌菜却是将菜放入水缸中压上一块大石头摆上一两个月的,用来炒肉丝,也很好吃,渐渐地家里的吃的东西越来越多,炒花生,炒板栗,炒瓜子,听老一辈人说吃瓜子会变美。吃瓜子,吃瓜子,吃出一张瓜子脸,于是我拼命吃,真希望再长美一些,这致使我的门牙成了瓜子牙,哎,当时少吃点就好了。过年,咱们猴孩子就喜欢玩擦炮,取出擦炮,往火柴盒上一擦,摩擦处立刻喷出半寸多长的火焰,接着冒出一缕烟,再抡起手臂向前一扔“叭”一声响,瞧这架势,好象在跟扔手榴弹似的。过小年一家子聚一聚,年货准备也差不多了,青菜,大白菜,萝卜,山芋,羊肉,牛肉以及一些腌制品。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热烘烘地挤成一团说什么吃的,玩的,到了灶王日,要在灶台上贴上灶王像,嘴里贴上一块冰糖,这样,灶王就不会向玉帝说咱们家坏话了。年三十,往往最忙碌,贴春联,收拾屋子,穿新衣,挂寿星像,搭供桌,做供品,包饺子还分素和肉,包汤圆,贴春联用的不是胶水,而是用面粉和水,再放锅上加热半成熟,粘乎乎的倒是挺好用的,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直到午夜才睡,一家子聊聊一年的见闻,小孩子在院里放了一会烟花不太久就睡了,当午夜的钟声撞开新年的新门,年就这样过了。正月初一一早起床吃颗糖向家长问新年好,这一天不用刀,吃素饺子,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刀吃肉。那些记忆总是很美好,尤其是三十那夜不绝的鞭炮声,年味真的好浓。

  渐渐地,回外婆家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留在家里过年,稀薄的年味,让我无法察觉这就是过年,正月前一个礼拜才准备年货,不谈小年与灶王日,买的年货很方便,买的年货各种各样,丰富无比,有许多“温室”菜,可我总觉得年味很淡,这哪里是过年,真像是过星期六,心里头对年味的感觉越来越淡,竟忘乎了真正的年味,年味淡了,在我心底的年味真的淡了。

  今年,又去了外婆家,大雪挡路,直到年三十才到达,一张张历经风雨磨砺的笑容顺着皱纹蔓延一年的辛劳,伴随着做年货的小调,流失,一年的不悦,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消散,这浓浓的年味不正是因为快乐与满足而带来的吗?

  我心里的那份忽浓忽淡的年味儿不正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的不满吗?放下太多的包袱,又变得开心起来,久违的年味又回到了我的心里,只要每天都很开心,每一天都可以过年,那年味时淡时浓,过年只要满意,真心付出的就好。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2

  总感觉这些年,春节的年味淡。

  过春节,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可见老百姓对春节之重视,场面之宏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老百姓手中有钱,年味却淡,让人遗憾。

  从前,过春节时间比较长,从腊月的二十三,俗称小年开始,春节就已经来到,这一天老百姓吃火烧、送灶君,祈求来年的富足。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杀小鸡,二十八帖花花。二十九灌壶酒,年三十包饺子等。大年初一到处作揖,即给人拜年,大年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这是春节最为隆重的时间段。从初六到正月十三,是春节的延续其,人们仍然陶醉在春节的气氛中,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之后春节过完。

  从前,春节是隆重的,刚到腊月,人们就开始“慌春节”,即心中就天天想着春节,腊月二十三之后,开始准备春节的吃的、用的,无论家境富足和贫寒,都要尽一切可能,让家人吃好、穿好、玩好。

  从前,孩子们期盼春节的到来。现在四十岁以上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儿时渴望春节的到来。为什么那个时侯的孩子都渴望春节的到来?因为那时,物质还不是很丰富,只有到春节才能够吃到好吃的,穿上新衣服。当然,家中的大人也会向孩子许诺,只要努力、听话,春节给你买新衣服、玩具等。

  从前,人们过春节需要鞭炮声助威,需要烟火添彩。现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很多老百姓不再钟情于鞭炮、焰火。没有鞭炮、焰火,似乎春节也不热闹。

  现在的年味确是淡。虽然过春节还要准备,由于物质丰富,手中有钱,随手都可以买来,春节所用物品,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就可以办齐;平时,老百姓的餐桌不缺肉食品,也不需要到春节大吃;从前,走亲访友才穿新衣服,现在,谁也不再穿旧衣服、补丁衣服,平时穿的衣服和春节没有什么两样;从前娱乐单调,庙会、元宵节是人们娱乐的好地方,好方法,现在,有电影、电视、网络多种娱乐媒体,传统的庙会、元宵节没有往日的魅力。

  年味的确是淡。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3

  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不知道是人慢慢长大,对过年已经习以为常,还是过年的心态变,没有以前对过年的期待。记得小时候,过年是我最渴望的,因为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收到长辈们的红包等等。每到除夕那个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团年饭,我就回到房间把我的新衣服放到我的床头边上,幻想着大年初一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像一个小公主似的出现在众人面前,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我就不由自主地笑,期待着明天快点到来。

  现在的我已经不那么渴望过年,甚至觉得过年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过年就是为拿红包。现在的生活好,新衣服随时可以买,好吃的东西经常可以吃到,我们再不会为此而感到兴奋。我想更重要的是,现代的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再没有像以前那样一家人围在一起做煎堆和油角,一起动手大扫除。人们辛苦一年,终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分享快乐,并且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迎接。现在,人们宁愿花多一点钱去商店里买现成的煎堆和油角,请人把家里打扫干净。现代的人做什么都讲究效率,把过年的很多礼节都节省。我想现在的人所说的年味变淡,更多的是指缺少以前过年的气氛。而这种过年的气氛的营造更多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和沟通。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并不是表面的功夫,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时候忽略礼仪,会把蕴含在礼仪里的内涵也抹掉。

  春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它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民族凝聚力。今年中国粤北地区遭受着百年一遇的雪灾,北上的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大批来广东打的外来工仍然抱着一丝可以回家过年的希望,尽管天气异常寒冷,他们留守在火车站等候,希望天公造美让天气转好,让他们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社会上很多热心人士向那些留守在火车站里的外来工伸出援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分配大量的援助物资有需要的人,调派大批的警力来维持火车站的秩序,医疗站随处可见。终于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把大批集聚在火车站等候的外来工顺利、安全地疏散。

  无论年味怎么变,但人们渴望和家人团聚的心是始终不变的。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4

  春节,这对于亿万华人而言最为浓墨重彩的节日终于到来,似乎是让人们期盼一年。这样周而复始,不知过几千年。

  而年究竟是什么呢?是那头传说中的吃人怪兽,还是谷穗下垂的形象?到今天,恐怕都不是。年成一个代名词,成为一种符号,成我们中国人的一个标记。

  然而,年味似乎正在慢慢地、渐渐地消隐,或是消逝!连我自己都感到可怖。

  在记忆里,依稀还记得年长的姐姐说她不喜过年。那时,真的隐隐地刺痛我的心,只是年少啊!尚未察觉。在回忆里,我又真的感受到那种痛,不知为什么。

  而现在呢?人们真的似乎都淡漠,我甚至还听到过有的孩子说不喜欢过年。啊!原来不只姐呀!

  年究竟是什么?我无法解释,但就我个人的理解,我认为年是一种回归的象征。每个人无论到得何地,过年时总要回家的,或者至少都想着回家――是心灵的一种回归的渴望。家,可是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呀!

  现在,姐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工作,据说北方的年味儿很浓,那儿的人们都很朴实、和善,特别重视这样一个重大的特殊的节日。因而她才可以早早地回来与家人团聚,又不必担心归期过急。还好不在南方,据说有的城市只放三天假,那根本就不可能回家。

  而我们中国人又这么重视家。家,不仅只是我们住的地方,那更是一份寄托,一份温馨,更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灵魂的休憩处。任凭风雨多大,只要有家就不怕。

  如果过年,家人还不能团聚,真的难以想象!

  而年味的消逝,在我们这个小城里却成一个不争的事实。

  孩提时代的依稀而模糊的记忆里,我还可以看到一些过年的欢乐景象。伙伴们争着放鞭炮,嬉戏玩闹,最高兴的是领到红包,不论压岁钱有多少。火热的大红色就是过年的颜色。中国的红真的包含太多、太多。

  而现在似乎都已不再,鞭炮声显得单调而刺耳,全无热闹欢腾的景象,孩子们似乎也不大在乎压岁钱。

  压“祟”,保一年平安,这层意义,我现在才明白,孩子们应是不知道的。

  现在的过年,就好象是一个卸红衣妆的老成持重的姑娘。

  还记得,寒假前,一位寄宿的乡下朋友问我:“你们城里是怎样过年的?”我竟一时愣住,答不上来。“是啊!我们现在究竟是怎样过年的?我应该好好想想。”便随口告诉他一些时下正时兴的过年方式。例如:团年饭去宾馆吃,全家一起外出旅游等。

  他感到很吃惊,也很不解,说:“那是哪来什么年味啊!我们村里的过年,那才叫热闹呢!只有回家的,没有向外跑的,团年饭都自己做,那才有年味儿嘛,就像吃年糕那样。”

  我又向他解释,“现在城里人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像‘五·一’、‘十·一’这样的法定假期才能有些休息时间。一到过年,恰好一家人有时间,便趁隙旅游,偷个闲;上饭店吃团年饭,那样也方便,省时一些。”

  其实,我也同他想的一样啊!小城里的年过的单调而乏味,年味似乎在这儿消逝。只记忆里还依稀有些模糊的影子。

  这样的生活究竟好不好呢?

  我无法替别人下定论。但至少我还不习惯这样的趋于冷淡的春节,我还不适应。我倒宁愿看到一个热闹的春节氛围。即使是那热闹不属于我也好啊。

  这个节日本该是如一位活泼俏丽的红妆少女那样盛装打扮的。像北方人那样,把喜庆传到每一个角落。

  几千年来的辞旧迎新史当如何延续?

  我想,我们一代应该做些什么,不要让中华文化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我们手中渐次消逝。到以后的孩子问我们时,不要只说“那只是一段陈旧的历史。”

  现代社会进步飞速,但还是留下一些古朴的风俗要好一些。

  传统的节日风俗都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新年赠橘(吉),压岁(祟)钱……

  还记得苏辙有:“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那又是怎样的一派合家融融、一派祥和。

  我想,我们都不希望中国的红变淡、年味消逝吧!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5

  虽然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可是我依然认为年味是越来越淡了。或许是以前的物质缺乏,春节才显得那么重要,过春节,过新年,吃好多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穿美丽的新衣服。快快乐乐的吃着年夜饭,放鞭炮,和家团圆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不管年味如何,春节还是一年一年都过,就我所经过的春节,我也觉得年味是渐渐减少了的。

  以前,春节是这样的。春节前,买着大堆的年货,买新衣服,新鞋子。孩子们高兴的不得了。每年都去外婆家过春节,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们,在一起也非常热闹,一桌子的快乐大餐,说着笑着。然后大人们在家里玩着他们自己的游戏,我们也出去玩。看看街上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然后买一大堆,因为是节日啊,大人们也愿意让我们买平日里不让我们买的东西,我们沉浸在小小的快乐中。每当夜晚来临,我们放着烟花,看着天空中绽放的花儿。心中荡漾着快乐的`涟漪。春节过得快乐无比,以至于都不想回家了……去年,二姨以及姐姐都不回外婆家了,一个人在外婆家无聊。盼望着回家,爸爸带我出去玩,我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不想放烟花。烟花有什么好看呢?不明白了。度日如年,然后终于回家了。就这样,没有意思的春节。因为没有人和我玩啊!值得一提的是,一同学送我的新年礼物,两盘磁带,一盘是她唱的歌曲,以及弹奏的音乐,还有一盘是关于我们的故事,非常有趣的故事吧。每次听起都觉得温暖无比。

  今年,我希望过的非常好玩吧,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是非常期待啊!我希望春节的时候能够下雪,大家都回来过春节,我们在一起玩一起闹,一起堆雪人,打雪帐。我希望我们可以在春节的晚上放烟花,快乐的欣赏着烟花的美丽,然后的然后……关于祝福需要我感谢的人太多。而我从来都没有好好的感谢他们,在新年之际,或许是一个绝妙的时机。共同走过了1年多的时光,我想我要好好的感谢老师,我知道老师不喜欢贺年卡,不喜欢其他的祝福。成绩才是对老师的最好的回报。我想我要比以前更加努力的学习,表达对老师最好的祝福。同学,一起说,一起笑,一起学,一起玩,不知不觉中,我们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无比美妙。最后,我希望春节的时候能够下雪。雪花飘零。

  快乐?什么是快乐呢?她来无影,去无踪。我拼命想要抓住她,想让我的生活时时刻刻都充满快乐,可是我做不到,她总是从我手中溜走,不知何时又再次出现。和她擦肩而过的机会多了,我也渐渐悟出了快乐的真谛。你抓不住她,那为什么不自己创造快乐呢?

  快乐在我看来非常简单,只要生活过得充实,就会快乐。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时,也是人们的好朋友。读书不仅会使生活过得充实,而且从书中我们悟出了做人的道理,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例:《两根沉木条》,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少女带一位迷路的游客下山,走到独木桥时,少女让游客负重前进,并告诉游客,只有意识到危险,才会更安全。从中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危险并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深渊。

  我相信,在读书时,只要用心去读,总会有收获。例如:在做数学题时,解决了一道难题,那时,你的心中会充满了成就感。而且,“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什么不多读点好书充实自己呢?充实的生活会令你的人生多姿多彩,你不会因为虚度光阴而伤心,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6

  我一直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呢?后来,想了非常久,我终于想明白了,人们看重的是春节的这种氛围,团圆的氛围,热闹的氛围,好玩的氛围。大家都辛苦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吃个团圆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谈谈工作,谈谈学习,谈谈家庭,小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去放鞭炮,点烟花,给长辈们拜年赚压岁钱。传说除夕夜有叫“年”的怪兽,许多人还会整夜不睡,这种习俗叫做守岁。过年的时候,人们总有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过年固然好,可是,春节又将至,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我却发现,近年来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了。春节不再是令人人都欣喜若狂的节日,成了给幼年的小孩子们乐一乐,玩一玩的日子。

  过年领着5岁的表弟去玩,走在街上,他东瞅瞅,西看看,好像什么都是非常新鲜的样子,一会儿要去买氢气球,一会儿又要去游乐场玩,还有广场许多小吃也令小家伙垂涎三尺,吵着嚷着要买这买那。玩一次旋转木马能让他高兴非常长时间,买一盒炮来放,能把他吓得躲在我身后不敢露面。看到广场有漂亮的花灯,拉着我的手就往广场跑,要去看花灯。叔叔给了他二十元钱零花,他激动得一蹦三尺高,喊着:“耶,爸爸给我钱了,我有钱了。我们去买好吃的!”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姐姐就显然成了个陪玩人士。对我来说,氢气球已经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去游乐场也只是高兴一小会儿而已,广场的小吃都吃的腻了。陪着表弟去玩旋转木马,看到都是一群小孩子,似乎旋转木马也只是童年时代美好的梦了,去看花灯,花灯也只能图个漂亮,去放炮,放炮不过是噼里啪啦响几声罢了。至于表弟对二十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是没了,表弟才5岁,没有人一次性给过比这二十块的零花钱了,可是对我来说,这二十元零花就非常普通了。表弟喜欢的东西,对我都没了吸引力,而对于过年来说,我也没了从前的那股热乎劲儿。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儿。以前过年时,总是盼着年关时候能和爸爸妈妈一起贴对子贴福字,能全家人一起扫屋子,能架起年货来准备点年货,总是盼望着三十晚上能看春晚,能一晚不睡觉守岁,能放包饺子吃饺子,总是盼望着大年初一能和爸爸妈妈领压岁钱花,能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能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身为小孩子的我们听到鞭炮声会乱蹦乱跳,穿着新衣服在镜子前照了又照,拿着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舍不得花,最后还是都给了老爸老妈,等到别人家放完炮就跑过去,看看有没剩余的小炮再捡回来自己放,午饭时看着桌上许多好吃的,流着口水却又舍不得吃,因为一年也难得改善这么几回伙食,生怕吃完了明天吃不上这些好吃的了,过年的时候爸妈总会领着我们一家到摄影馆照许多相片,我总是摆出各种姿势来显摆,妈妈总说我爱臭美。可是到了如今,物质生活好了,即使在平常爸妈也会给买非常多漂亮的衣服,亲友也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炮要多少有多少,文娱节目天天有,好吃的随处可见,最不缺的就是食物,而家家都有数码照相机,想什么时候拍照就什么时候拍照。所以,有了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就把精神文化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过年的氛围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如今这种精神文化短缺的时候,或许,追求民俗,一家人围在一个大火炉前讲讲各自的故事,参加参加各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年的感觉……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儿,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7

  本来,在记忆中春节是这样的。

  老屋里非常是热闹,尽管没有各种霓虹灯点缀,但足够多的福字也是令老屋喜气洋洋。门前的竹竿挂满了鞭炮,孩子们在井口旁边玩耍。到了除夕上午,各路宗亲便从外地,从城里赶回来参加祭祖,没有礼炮,没有奏乐,只为了团聚。在我记忆中除夕或者过年的八九点钟,便会有各种杂技表演,但也许这只是我记得的非常小一部分,其它都但淡忘了。

  如今的我已然将要成人,我眼前所看到的已经不一样了。祭祖的人看不出比以往多,但他们神色匆匆,点燃香烛,长者引领晚辈三鞠躬,少了些纸钱,放了鞭炮,于是便走了,不复以往之香火袅绕,人声鼎沸。

  除夕夜,人是团圆了,但吃完了团圆饭,人们便各自活动,大人们打扑克,孩子们奔向网络,以往家人围坐看春晚的日子不复存在。大年初一,传统上是要一起床就去拜年的,但是本该如此的我还是像机械般起床,过我的学习生活。我不禁在想:是年味淡了,还是我长大了?

  或许年味根本没有淡,因为除了我看到的祭祖的简化、焰火的渐少,还有我看到的各种新奇的过年方式。人们开始习惯了过年旅游、过年学习、过年运动,牌桌上的人是越来越少了,电视前的人也是越来越少了。从此来看,年味真的没有淡。我当初下结论说年味淡了,也许是我一时寂寞看到了片影便妄下结论。

  的确,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年龄是大了不少。我已不如儿时天真,当时的我可以拿着鞭炮于各家各户间串门,在想点燃的时候点燃。现在的我如果这么做却一定被说幼稚。的确,我必须为这长大作出牺牲。但是如果仅从年龄上看我是长大了,如今我是高中生,压力令我身不由己,我无力去管得了传统这些东西。相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我也难体会其万里归家只为一聚的艰辛,我没有像他们一样的阅历,从心底认识到家的温暖,那么我其实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我只能在团圆之时感受到过年的温暖,却没有为之付出辛酸。

  我一直有感于各种传统的变迁,但也不像老人般怀古伤今似的,过年对于我来说,我认识到的是传承的力量,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维系团结的力量,这是我无法否定的。仅仅从我的微薄阅历来看,年味没有淡,是我没有真正长大。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8

  微露点滴,沾襟落袖。

  丽日绰约,蒹葭荣茂,燕雀啁啾。

  闲看故乡溪畔,斜阳逐流。

  听闻潆溪潺潺,炊烟悠悠。

  ——题记

  一年暖比一年。原是寒冬腊月时节,却不再静悄悄的,而是大大方方地显露出些许春姿来。

  “旧时听闻古老的传言,不知何为冬雪”,小城已是许久许久不曾下过雪,惟余记忆里很多很多年之前不经意的惊鸿一瞥。

  故乡是偏安一隅的小镇,依山傍水,很有一番景致。儿时在故乡,日夜盼着的便是一年一度的春节。

  彼时穿着喜庆的大红色夹袄,吸啦着鼻涕,用黑乎乎的小手揉揉眼,和邻家孩子们一同看长辈们放烟花,于我看来便是极好玩的事儿了。

  在满是脚印的门前雪地里,我们惊奇地看着叔叔伯伯们“哧”地划亮一根火柴,点燃一箱烟花露出的火芯,然后捂着耳朵,像孩子们一样,跑到屋檐下,远远地看着,笑着。

  一朵又一朵的烟花含着苞儿,从地里挤挤挨挨,迫不及待地钻出来,升腾着,升腾着,飞上天空,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叫嚣,化为闪耀的色彩,照亮夜幕笼罩下的天空。

  那是它们最好最好的年华呀。而璀璨过后,它们又变为漫天尘埃,与雪花一起纷纷扬扬地落下,从云层中跌到尘土里。

  这是盛放过的烟花。而有些烟花,闷声不响,还没有冲上云霄,没有“轰”的一声绽开,便熄灭了,落下了,将生来便残缺的身躯深深埋在红尘里。

  这些都是夭折的烟花。它们还没有出生,便已经死去了,永远不能绽放,永远不能冲上云霄。它们从我们眼前一闪而过,又带着我们的希冀,一同消失在黑夜里,无踪又无影徒留最初的满心欢喜。

  老人们坐在小板凳上,看着烟花,露出孩子般纯真的微笑。那时的我只是看了几眼,只以为他们同我一样欢喜。而多年后的现在,才渐渐回味出他们眼里的眷恋不舍。

  人呐,一旦上了年纪,便是过一年少一年。这种惆怅,我自然是不懂的。我呀,不过是千千万万小镇姑娘中的一个罢了。

  我为盛放的烟花而欣喜,也为夭折的烟花而感到一丝说不出的落寞。它们的存在,就像谜一样,谁也不知道它们若绽开了,会是如何的璀璨。

  母亲哄我说,夭折的烟花落在尘土里,待我长大后,它便会从地底下钻出来,升腾着飞上天空,惊天动地地盛放。

  幼时的我信以为真,于是又日夜盼着快快长大。只是长大后的我,真的能看到重生的烟花吗?

  过完了年的人儿走的走,散的散,只是这故事,到底没有完。

  多年后,我抱膝坐在高楼上,听着新年的钟声,电视里是董卿万年不变的笑容。突然感到一阵寒冷,止不住颤栗起来。起身关窗时,看向窗外,黑魆魆一片,没有半点色彩。

  烟花呀,它不见了。它似是伴着儿时的雪,一同迷失在无尽的黑夜里。四季如春。

  我不再是神采奕奕的儿童,终于还是禁不住疲惫,蜷着腿睡着了。梦里天地,仿佛传来渺茫的“轰”的一声巨响。

  少时的烟花,终究离我越来越远。

  烟花忘记了我们的约定。

  只是往后的路,我都要学会自己一个人走。

  像是那些遥远的年华,都付作了过往。到头来只剩一寸一寸的旧时光。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19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是中国人最喜欢的节日?后来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了,人是看重春节的气氛,团聚,热闹,好玩。大家努力了一年,终于走到了一起。一家人在一起聊天,吃团圆饭,看春晚,谈工作,谈学习,谈家庭。孩子穿上崭新的衣服,放鞭炮,点烟花,挣长辈压岁钱。传说大年三十有个叫年的妖怪,很多人会通宵。这个习俗叫守岁。在中国新年期间,人们总是有一种温暖快乐的感觉。

  新年好,但是春节又要到了,街上灯火辉煌。但是,我发现这几年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看来过年能让我们开心,只有穿新衣服,赚点压岁钱。春节不再是一个让人欣喜若狂的节日,而是一个让幼儿玩乐玩耍的日子。

  他带着5岁的表弟过年玩,走在街上。他东张西望,仿佛一切都是新鲜的。他打算买一会儿氢气球,然后去操场玩。广场上也有很多小吃让小家伙流口水,嚷嚷着要买这个买那个。玩旋转木马能让他开心很久,买一箱枪玩能吓得他躲在我后面。看到广场上漂亮的灯笼,我拉着手跑到广场上看灯笼。叔叔给了他二十块钱,他兴奋得跳了三尺高,大叫:“对,爸爸给我钱,我有钱。我们去买好吃的吧!”然而相比之下,妹妹显然是玩伴。对我来说,氢气球不再是我可以玩的东西了。去操场只是有点好玩。我厌倦了在广场上吃零食。陪表哥玩旋转木马,看到一群孩子。旋转木马似乎只是一个美好的童年梦想。我去看灯笼的时候,灯笼只能拍出好看的画面,我就去打炮了。枪击只是刮擦声。至于表姐对20元零花钱的热情,我就更没有了。表哥才5岁,从来没有人一次性给过比这20块钱更多的零花钱,但对我来说,这20块钱很平常。表姐喜欢的东西对我没有吸引力,过年也没有以前那么热情了。

  目前也是过年。相比之前的过年,虽然过年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但精神文化似乎总少了些什么。好像那几年的过年更热闹更快乐,我们好像更怀念前一年的味道。在过去的过年里,我一直期待着能在年底和父母贴一对祝福,一起扫房子,摆年货准备一些年货,30晚看春晚,通宵不睡,吃饺子包饺子,元旦和父母一起领压岁钱,穿漂亮的新衣服,放鞭炮放烟花。那些年,小时候听到鞭炮声就跳来跳去,穿着新衣服照镜子。我们舍不得花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最后还是给了父母。别人家开完枪,我们就跑过去看看还有没有剩下的小枪可以捡起来自己戴上。午饭的时候,我们看着桌子上一大堆好吃的,但是流口水却舍不得吃,因为一年这么多次的改善食物是很难得的,怕明天吃完就吃不下了。但是现在,物质生活好了,即使是平时,父母也会买很多漂亮的衣服,亲戚朋友会给足够的零花钱,老虎枪想放多少就放多少,娱乐节目每天都有,美食随处可见,最重要的是食物,每个家庭都有数码相机,想什么时候拍就什么时候拍。所以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忽略了精神文化,过年的程序被一个个删除,过年的气氛被一个个还原。

  过年也是一种文化。在精神文化匮乏的时候,或许为了追求民俗,一家人可以围着一个大火炉讲自己的故事,参加当地的风俗活动,也能找到一些岁月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岁末家庭的欢乐气氛会重现,怀念的那一年的滋味,特别的精神文化。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20

  离过年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我跟爸爸妈妈早早来到外公外婆家。

  近几年乡下不允许放鞭炮,过年前一两天,显得十分安静根本不像是在过年。放在往年,不等过年那一刻四处已经响起了一阵一阵的炮声白天也不间断。

  大年三十那晚家里来了两桌人原本两间房子瞬间塞满了人,烟味,茶味,烧炭的煤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互相交融,气味十分刺鼻,我连忙从房子里跑出来,到了大厅的一角,因为手机放在那里充电,我便找了一个凳子坐在那跟朋友聊天。信息声不断的响着,我也似乎忘了这是过年。不知道过在那待了了多久,有点困了,我小心翼翼的走进一间房里看,发现五六个人在那里打牌,电视机也没有打开,另一间房亦是如此。

  大人们都在做自己的事没有搭理我,我便悄悄的上楼了。我躺在床上与朋友聊天,朋友说她们那里吵死了一直在放鞭炮,看到这我跑到屋外看着漆黑的天空,除了灯火通明之外一切显得格外安静。一点声音也没有。

  今年过年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玩的好的一个朋友也回家过年,算上今年我们已经三年没有见面了。想想小时候过年跟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屋外的大坪上防花炮,听着空中响起的礼花声,拿着手中的花炮在空中画圆,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的年才是真的年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吃团圆饭然后一起看央视春晚,小朋友可以跟其他孩子一起去领居家玩。现在,时间长了感情也就淡了,直到我离开也没有跟他说上一句话。

  手机在不停震动,屏幕一直在亮,在这有点黑的房间里显得有点刺眼。打开一看原来是微信群里在发红包,点开红包领取红包在发送一句新年快乐,这样算是一种过年。临近整点,外面依旧是静悄悄的。楼下还在打着,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少了一个我。

  终于整点到来,外面也响起了鞭炮声。大约五分钟过去了,外面重新恢复原本的安静。过了半个多小时,听见楼下窸窸窣窣的声音,那些人走了,爸爸妈妈上楼看见我叫我快点睡觉。

  年,就这样过完了。过年一年比一年淡了,仿佛人们已经不看中这个传统节日,就在忙碌无趣中匆匆地度过了。

  今年的年味是淡淡的。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21

  以前常听大人们提起: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春节将至,感觉确实如此,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车水马龙、钢筋水泥,特别是过年期间城区里静悄悄的,往常摩肩接踵的人们好像瞬间消失般的搅乱了年的声音、色彩和味道。

  虽然大街小巷都像往年一般张灯结彩,可我却发现,近年来过年的味儿却越来越淡了。似乎过年能让我们高兴的,就只剩下穿穿新衣服,收点压岁钱,玩着手机没有大人的唠叨而已。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但精神文化却总是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那些文人墨客写的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些。

  而每当到了西方的节日,却受到了人们的大肆追捧,为什么现在中国人对待自己国家的节日还不如对待国外的节日那么有激情?我猜可能是,在现代人的眼中,过西方人的节日,更显得时尚,更显得潮流。但试图想想,为什么我们自己传统的节日过得越来越平淡?为什么我们会激情似火地追捧西方人的节日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迎来了大年三十。和父母亲早早地坐上归家的车上,透过车窗向外望去,粉饰一新的各家各户都像过年的电影镜头般的一闪而过,而我却像个看客,看着人们面带微笑,心透喜气的和家人一起过年的场景。父母在车上谈笑着,讨论着和亲戚朋友的聚会,讨论着这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讨论着车厢后座里的礼品的分配。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他们的话题充满了亲近。那一瞬间我好像忽然明白了!年味从表面上看好像是感觉淡了,城市离里过年不准燃放烟花鞭炮,电视台里千篇一律的春节联欢晚会,桌上摆放着我们基本天天吃的美食。这些似乎让过年变得不在让人期待,让年越来越感觉平淡。但过年却让中国人那种传统亲情却浓稠了!过年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一根坚实的纽带,让我们炎黄子孙能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延续永久。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22

  年,已悄无声息的来临,而我却没有丝毫感觉,相比于前几年,年味已悄悄淡去

  今年,我们来到了福建贵安,这里山清水秀,来这里过年的人数不胜数,人到处都是,可是年味呢?那浓浓的过年的气息呢?都去哪儿了?

  今年,我们告别家乡,到外地来过年,这里缺少了那份熟悉感和那丝温馨。我想家了,我想爷爷奶奶那慈祥的目光。我想那次热闹的年夜饭,但是,现在这些都去哪了呢?

  春晚啊,可以说是最后那一丝年味了,今年的春晚依旧如此光彩,舞台是那么绚丽,节目是如此精彩,我十分疑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吐槽春晚是无聊的,是没有价值的。那些人到底想怎么样!春晚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有哪一个传统,值得你去伤害,值得你去低篾。

  春晚散发着过年的气息。相比之下,我认为我写的春联也散发着年味。春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有多少人嫌麻烦干脆就不贴春联了呢?有多少人贴春联只是草草完事,即使春联破了他们也不屑一顾。他们对得起祖先,对得起中华的文明吗?

  许多人说,过年就是要放烟花。没有了烟花也就没有了年。也对啊,感觉有了烟花的美丽,年也就丰富多彩起来了。现在啊,国家有了制度,烟花不准燃放,原本在跨年之时烟花会铺满天空,,照得天空如白昼。今年跨年之时,四周是多么寂静。向窗外望去,手机黑漆漆的一片,家家户户早已熄灯。这,还是那个年,那个我熟悉的年吗?

  年味一悄悄淡去,我们必须要行动起来,重新让年焕发出生机。年,是中国必不可少的节日,没了年,也就差不多没了中国。

  如今,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我们更要让年“活”下来,并焕发出生机,不能让国人遗传了千百年的文化消失!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 篇23

  经过了数十天的学习,除夕也悄然而至,“又是一年了。”我不禁感叹万分。过年本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份欣喜渐渐淡了下来。

  又回到了爷爷家,但小区里安静地吓人,除了来往车辆的声音,就再无他声了,一想起昔日的情景,我长叹了一口气。

  记忆中的过年是十分令人欣喜的。每逢回家过年时,耳边无时无刻不响起爆竹的声音,一到爷爷家总会迫不及待地去放爷爷早已为我买好的一盒鞭炮,晚上吃完年夜饭后一家人齐乐融融的在一起看春晚。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习俗。大街小巷上都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而现在过的年,早已没了那份滋味。

  听到晚上出去吃年夜饭的消息,更是让我大吃一惊。吃完晚饭后我往四周看了看,早已人满为患,甚至还有等位置的。回家后,一家人则是人手一台手机,都在抢着微信红包,虽然只有几毛钱,但人人都乐意抢上一晩上。天花板上挂的灯笼也没有了。看来时代真的变化了,我心想。

  爷爷看着我闷闷不乐的样子,不禁问我怎么了,我对他说了种种现象,爷爷笑而不语,带我去了里屋。

  一进屋里,两张黑白的老照片映入眼帘,爷爷拿出了两个鲜红的苹果摆在照片前,接着又倒了两杯酒放在旁边,最后烧香,并严肃的向照片鞠了一躬,我也跟着效仿。做完这一切后,爷爷语重心长地说:“这每年过年都要拜一下我的父母这是必不可少的,过年的味道看上去淡了,但真正的年味是在人心啊。

  这时我恍然大悟,年味是在人心里呀!鞭炮的声音渐渐变少是因为会污染环境,出去吃年夜饭是因为方便,而抢红包则是时代变化的表现。所有的这一切所看到的都只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一家人放下工作的劳累聚在一起,过年不是一项仪式,也不是一个义务,而是中国人千年以来精神和信仰的。正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嘛。

  再一看手机,亲朋好友的祝福早已铺满了屏幕,随着电视里新年钟声的响起,窗外响声一片。

  表面上年味是淡了,但存在于全中国人心中的年味却是浓浓的。永不改变。

【春节年味淡了作文(精选23篇)】相关文章:

春节年味作文12-20

年味春节作文11-15

年味春节作文5篇01-30

年味作文03-25

年味优秀作文(精选15篇)05-03

年味作文欣赏10-20

幸福年味作文08-27

年味初三作文(精选36篇)08-22

友情悄悄地换味了作文800字06-07

春节了作文400字(精选11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