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拒人千里成语故事
拒人千里成语故事1
【拼音】jù rén qiān lǐ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鲁平公准备任用孟子的'学生乐正子主持国政,孟子喜出望外,公孙丑问孟子乐正子真的很有本事吗?孟子说他论本事、见闻与知识等都不如你,他的长处是对人很好,他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很多人聚集在他身边,能治理好国家。
【典故】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
【释义】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
【相近词】拒人于千里之外
【相反词】和蔼可亲
【成语造句】
◎ 总之她给同学们的印象是见解深刻、理性,并且崇尚理性定力,崇尚理性思考,有点儿不合群但是又不愿使大家感到她拒人千里。
拒人千里成语故事2
鲁国将要让乐正子管理国政。孟子说:“我一听到这消息,高兴得睡不着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回答:“不是这祥。”
“那么,他很聪明吗?’
回答:“也不。”
“他见多识广吗?”
回答:“不是。”
“那么,您为什么一听说他要当政,就喜得睡不着觉呢?"
答道:“因为他最爱听取众人忠言劝告。”
“喜欢听取忠告就够了吗?’
“喜欢听取忠告就够了吗?’
答道:“喜欢听取善言,就是用以治理天下还有余力呢,何况一个鲁国?如果当政者喜欢听善言,那么人们会不顾千里路的遥远从四面八方赶向来他提出治国的建议;如果乐正子不听取善言,人们会传扬他自满、拒人的声色:“谁谁,我早已知道了!”这种声音和傲慢的`表情会把别人拒于千里之外的。有见识的人被拒在千里之外,那些邪恶的小人便会来了,他们低毁正直的人,奉承讨好当政者。和这些小人们参和在一起,想要治理好国家,办得到吗?"。
文出于《孟子.告子下》,原文谓当政者只有虚心听从劝谏,才能治理好国家。“拒人于千里之外”后用来比喻态度傲慢,不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余地。
【拒人千里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故事07-29
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08-04
爱国成语故事10-25
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12-25
废寝忘食的成语故事11-11
著名的经典成语故事07-27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05-24
请君入瓮成语故事11-05
卜昼卜夜的成语故事10-27
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