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格格不吐的成语故事
【汉语拼音】gē gē bù tǔ
【近义词】:格格不入
【反义词】:联系紧密
【成语出处】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元丰类稿》:“《上欧阳舍人书》文弱而碎,其论事又格格不吐,此少作故也。”
【成语解释】指有所格碍,不能尽情论述。
【格格不吐造句】因为要推倒旧东西,就要着力,太着力,就要‘做’,太‘做’,便不但‘生涩’,有时简直是‘格格不吐’了。
【格格不吐的成语故事】
《义门读书记》五十八卷,清何焯(1661一1722)撰。焯初字润千,后字屺瞻,晚字茶仙,号义门,江苏苏州人。太学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以李光地荐入直内廷,次年御赐举人,会试下第,复赐进士,仍直南书房,入局校书。后授编修,校书武英殿。学问渊博,经学、史学、诗文等都有较深造诣,尤擅长校勘经、史书籍,成绩斐然。著有《何义门先生集》、《义门题跋》;《分类字锦》等。
【格格不吐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经典成语故事07-29
著名的经典成语故事07-27
废寝忘食的成语故事11-11
请君入瓮的成语故事12-25
箭在弦上的成语故事07-25
仁的成语故事11-10
臧谷亡羊的成语故事04-17
心之官则思成语故事02-17
简短的成语故事11-11
孟子的成语故事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