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拒绝愚蠢哲理故事
美国作家Fenster曾专门作了一项调查,他给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们寄去了两百封信件。信件的主要内容如下:
“我正在写一本关于愚蠢和聪明的书,并猜想阁下很乐意回答我的问题:你所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是什么?”
这封信的本意是真正聪明的人也有犯傻的时候,而且聪明人办的傻事对所有人也许更有借鉴意义。
他收到了回信。
哈佛大学两封。
斯坦福大学一封。
回信的三位教授,在信中坦诚地写出了自己做过的蠢事。
Fenster最后的结论是: a.这两所大学的197位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的教授就从来没有做过蠢事——当然我们希望他们真的没有做过。b.三位勇敢者的坦诚给我们以安慰和鼓励,它使人们认识到聪明和愚蠢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完全兼容的。c.如果我们当中最聪明的人也会做蠢事,那么其他人也就大可不必为自己干的愚蠢之事而自责了。
这则真实版的美国故事之所以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就是因为像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那197位拒不承认自己愚蠢过的教授们一样的各类人士还大有人在。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但远不如他的名字那么著名:只有两个东西是无限的——宇宙和人类的愚蠢。我对前者还没有把握。伏尔泰对此的表述更为精妙:聪明人总是很少,的确,他们的数量在增长,但是和傻子的数量比起来,实在微乎其微。不幸的是有人说上帝老是站在多数那边。
如果你愚蠢,你就会因为太愚蠢而不知道什么是愚蠢了。如果你聪明,你大概会聪明得不会怀疑自己的聪明。拒绝承认愚蠢是自己接纳包容和继续愚蠢的标志之一。从理论上讲,愚蠢的事总是属于历史,愚蠢的人则属于历史、现在和将来。因为,你对蠢事的认识百分之百都是事后诸葛亮,如果做事之前就一目了然,那还有谁会再明知故蠢呢?但是静心沉思,我们乐此不疲的事情中蠢事的比例是相当高的。当你因为有条件纵情声色而自喜时,当你因为有能力损人利己而自得时,当你因为有机会投机取巧而自豪时,你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处在愚蠢之中呢?
有趣的是,聪明度与办蠢事的力度也是成正比的——最聪明的人做最愚蠢的事情——因为他们有能力去尝试那些一般笨蛋力所不能及的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耗费了1.25亿美元把火星气象轨道观测器发送到6.695亿公里的太空来研究那颗红色的行星。一组负责飞行的科学家用美国的度量衡来计算围绕火星的轨道,但是另一组负责飞行的科学家却用的是公制度量衡系统。没有人想到要把这两个数字系统进行换算。结果在航天器能够进入轨道之前,它砸进火星表面被彻底毁坏。这一“惊天”愚蠢再一次说明:人人都是无知的,仅仅是在不同的方面而已。
我们到底有多么愚蠢?事实上因为我们太愚蠢,所以根本无法知道我们到底有多么愚蠢,不幸的是我们有足够的聪明才智一直在追问这个问题并试图获得答案。十八世纪美国商人德克斯特自己撰写了传记并且把它出版。这本书除了最后一页以外没有任何标点符号,但在最后一页里是一行又一行的句号逗号感叹号和问号,并附着给读者的说明:“它们可能会(给这本书)增添各种味道。”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如果让我们对该事的“蠢度”作个计算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求得答案。放下历史我们现在再说说眼前,养儿防老的理论似乎天经地义,但台湾财务专家郑森源却劝人从壮年开始存养老金,因为如今“养儿不能防老,反成养老要防儿”。韩国父母说得更扎实:“出息了是国家的儿子,挣钱了是亲家的儿子,欠债了才是我的儿子。”面对如此强有力的经典颠覆,我们要做出一个不太愚蠢的选择实在不易。
面对大量足以证明我们很愚蠢的证据,为什么我们还坚持认为自己很聪明呢?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有聪明的感觉,因为它使我们有安全感。聪明的感觉就如同踏上一块安全地毯的感觉,如果我们真是足够聪明的话,就会认识到根本没有什么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完全是由我们的一厢情愿而虚拟的。想象一下,拿着一把只有伞柄和龙骨的伞冲进暴风雨中,结果是不是不言而喻?再想象一下,那份虚拟的安全感就像日益普及的汽车一样,固然能为我们挡风遮雨,但谁也不会永远待在汽车里过日子。聪明与我们的关系亦然。事实上,我们能够拿聪明来愚弄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自己。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认为:在这个世界上,90%的事都不靠谱,9.9%的事一般靠谱,只有0.1%的事特别靠谱,做了和投资了那0.1%的人名利双收,然后又拿赚到的巨额利润投进了100%的事。同样还是只有0.1%特别靠谱,如此往复。再想想看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周围,有多少人在做那0.1%特别靠谱和9.9%一般靠谱的事?
拒绝愚蠢的前提是承认愚蠢。而这对我们来说并非易事。如果我告诉你白痴和傻子的区别,你能不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许多聪明人的影子?我们不妨一试。傻子是那些毫无顾忌地从你的右方超车而过的人,而白痴则是在你的前方悠哉乐哉地吹着口哨开车,迫使你从他右方超车而过的人。好了,现在设问:你更像他们其中的哪一个?或者你更不像他们当中的哪一个?开车的那个“你”究竟比他们聪明在哪儿?1687年之前,钟表还没有分针,时针就足够了,因为没有人需要比它更准确的时间。你敢说我们现在被分秒监控裹挟的快节奏生活比三百多年前更明智更幸福吗?
拒绝如影随形的愚蠢令许多人殚精竭虑。最近偶尔读到一则英国颁布的《儿童十大宣言》,令人拍案叫绝——原来拒绝愚蠢如此简单!该《宣言》篇幅不长,可全文抄来共享:“平安成长比成功重要;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生命第一,财产第二;小秘密告诉妈妈;不喝陌生人的饮料,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危险可以打破玻璃,破坏家具;遇到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坏人可以骗。”由衷建议你多读几遍,除了告诉你家中的孩子以外,千万不要认为它的适应对象只有孩童(有危险可以自己先跑之类的纯孩童内容不计)。
最后,讲一个中国古代的哲理故事,来结束我们对于愚蠢的讨论和认知吧。古时候,有一个人得到一把珍贵的紫砂壶,为了防盗,夜里睡觉都要把紫砂壶放在床头。一次,他在睡梦中失手把紫砂壶的壶盖打翻在地,惊醒后,他心想壶盖打碎了,留着茶壶又有什么用?于是,一把抓起茶壶把它扔到了窗外。第二天起床,发现壶盖掉在棉鞋上,完好无损。那人又悔又恼,一脚把壶盖踩得粉碎。早晨出门,意外发现昨晚扔出窗外的茶壶,有惊无险地挂在树枝上……如果你能真正找出这位先辈的“蠢点”所在及解决方案,那么我就完全可以恭喜自己了:通篇自以为是的拒蠢拙论总算没有白说。
【拒绝愚蠢哲理故事】相关文章:
亲情故事:天才母亲的拒绝11-26
作家故事:凡尔纳拒绝“植入广告”的故事11-26
关于做事的哲理故事3则(短篇哲理故事)11-26
吵架的哲理故事12-15
民间的哲理故事11-11
谦虚哲理故事12-31
幽默哲理故事01-06
哲理幽默故事08-25
经典励志哲理故事10-12
幽默哲理故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