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绵绵洒落人间,百花开放红艳艳。每逢3月,我们都会缅怀那位平凡之中不平凡的雷锋。雷锋的精神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部分关于描写学雷锋的作文,大家一起来阅读吧。
篇一:学雷锋 树新风作文
摘要: 这声音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中华大地正掀起一股学雷锋,树新风的热浪。瞧,中原路上,闪动着我们的身影,擦洗护拦,维持秩序。捡拾垃圾,保护环境。人们赞叹着:“这真是一群小雷锋!”。再看看我们的校园吧……
听,中华大地上又一次响起三十七年前毛泽东同志的话音;向雷锋同志学习!
这声音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中华大地正掀起一股学雷锋,树新风的热浪。瞧,中原路上,闪动着我们的身影,擦洗护拦,维持秩序。捡拾垃圾,保护环境。人们赞叹着:“这真是一群小雷锋!”。再看看我们的校园吧。
在我们十七中的校园里,个个都是“活雷锋”。老师门身先士卒,走到哪里,好事做到那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同学们更是不甘落后。我们是五年级的学生,是一、二年级同学的大哥哥、大姐姐,理应为全校同学做出榜样。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同学们带上抹布,来到学校自行车棚,给停在这里的自行车进行“美容”。不待老师催促,同学们就七手八脚地干起来,车棚里顿时变得热火朝天。
我们先把抹布用清水浸湿,然后便擦了起来。有的自行车比较脏,同学们就跪着擦、甚至躺着擦,不知换了多少次水,擦了多少遍,总算擦完了一辆自行车。有的同学额头上渗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沿着脸颊往下淌,也顾不得用手帕去擦,只用袖子一抹,又低头擦起来。平时娇里娇气的女同学,现在不怕脏不怕累。经过同学们的努力,一辆辆自行车终于被我们擦洗的干干净净了。
五年级老师的办公室里,总是活动着我们班李文豹同学的身影,那是他在主动地帮助老师打扫卫生。四年级的同学虽然比我们小一个年级,也毫不示弱。他们挥舞着大扫把主动打扫了校门口的卫生,让我们出入校门有一个好心情。像这样的好人好事真是层出不穷。
学雷锋并不是人手一本《雷锋日记》,或是在黑板上画一个硕大的逼真的雷锋素描,而是要去行动起来。你看,现在校园里不是出现了一个个“活雷锋”吗?雷锋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当然,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回答,回答的方法是:向雷锋学习,行动起来!
无论是雷锋、赖宁,还是那些群体的英雄,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发自内心深处火热的赤诚,以及把关心和暖和无私的奉献给他人的美德,不正是雷锋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吗?大家可能都会唱“让世界布满爱”这首歌,你可曾想过,怎样才能让这世界布满爱呢?你又可曾想过,“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正是给这世界送去真心的爱吗?
同学们,快来加入这“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中来吧!雷锋在我们前面,赖宁在我们前面,许许多多的楷模都在我们前面,让我们去追赶他们!
篇二:学习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
春雨绵绵洒落人间,百花开放红艳艳。每逢3月,我们都会缅怀那位平凡之中不平凡的雷锋。
3月5日雷锋节当天,我们学习了一篇美雷锋的诗歌《你,浪花的一滴水》。这一首歌颂雷锋精神的现代诗,诗人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与敬仰之情。我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了雷锋平凡而伟大,让我震憾。
诗歌的那话:“他啊,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滴水”意味着雷锋平凡微小而年轻,但就是这一滴鲜活的水,却能“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渗透亿万的心”。雷锋是一个平凡的运输兵,他不用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但他却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那次他帮一个外地来的老奶奶找儿子,把自己攒起来的200元分别损给党委办公室,剩余的就捐给遇洪水的辽阳人民,雷锋到沈阳火车站,看见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原来她从山东去吉林,车票与钱都没了,雷锋立刻用自己的津贴来买了一张车票给妇女。看!这些事都非常平凡,却打动了无数的心。就如同诗歌中写道:“他啊,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他啊,是才点亮的灯,只不过每一分光都没浪费……”
雷锋精神,人人扬。其实,生活上也有许多活雷锋。据新闻报道,在11年10月13日。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五金厂相继被两车碾过。7分钟内,18名路人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荒的陈贤妹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小悦悦并找到家长。一个靠拾荒为生的陈奶奶可想而知身份是多么低微。然而她却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处于平凡地位精神却是如些伟大。其实那18位路人不是冷漠而是前段时间新闻那“好人没好报”的心态逐渐渗透了他们的心,但陈奶奶那无私奉献的心已温暖了那十几位路人的冰冷的心。她是我们全人类的好榜样。
除了陈奶奶,社会上还有很多活雷锋。例公交车司机发现的位乘客晕倒,不顾其它乘客的怪责,在最短时间内把那位乘客送到医院;的士司机在戴乘客时发现乘客落下了一些东西,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送到警察局并找到失主。平凡人,做平凡事,影响的不净是心灵,延续的就是雷锋精神。
其实校园里也有活雷锋。例如那位同学看见地上有一块纸屑,他马上拾起来;还有默默无闻地为教室擦一次黑板,收拾一下乱的图书角。虽然这些事都非常平凡和微小,但足以看出同学们在发扬着雷锋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们更要学习雷锋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美好。
虽然雷锋已经离我们远去,但精神永远存在。
篇三:关于雷锋的作文:八十年代的雷锋
摘要: 现在年已八旬的李春教授又在进行新的实验课题了,他的晚年很幸福,因为他的儿子们常来看望他,他的儿子们没有辜负他的一片希望……
谁说八十年代没有雷锋,你看,在大街,在小巷,在车站,在医院,在列车上,不都闪过雷锋那忙碌的身影吗?雨夜送大娘,雪地修汽车,他总是那么热情,毫无怨情,也从不知劳累。然而,他不但像六十年代的老雷锋(我们不妨这样称呼),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老雷锋。可是,当你想对他表示比对老雷锋还热情的感谢时,他却比老雷锋还要快得多地无影无踪了。你就不免感到惊诧了——一秒钟前还在忙碌着呢,怎么就奇迹般地消失了呢?
想知前因后果,且听我慢慢道来————
其实,八十年代的雷锋并不止一个,而有二百九十个,全国各省十个。这并不是老雷锋死而复生,也不是老雷锋使了分身法,而是,新雷锋们都是特殊的试管人,他们的父亲是著名的生物学家李春。
话还得从七十年代说起。那时,老雷锋已牺牲十多年了,十多年中人们一直没有忘记他,可是,“多手”阁下(指江旗手)却偏要阻止学雷锋精神。于是,十多年前上马的“雷锋工程”就不得不下了马,为此主持这项实验的李春教授伤心了好些日子。最后,他去见“多手”先生,请求继续实验,可是,“多手”先生却一声不吭,冷冷地看着他,他便不得不打消了在“多手”身上的希望。
回到家,他腾出最里面的一间房,把实验室搬到了家里,继续他的实验。首先,他人工合成了蛋白质,于是一个生命便在试管里开始了。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精神培养。李春教授首先制成人工脑,人工神经元,神经网,然后把这些放到隔音室里去,并在隔音室里以极轻的音量不断播放着“雷锋精神要领”。
正当试验顺利进行时,“多手”先生被隔离了,雷锋精神又要发扬起来了。于是,李春的助手们也来参加试验了,试验进展就更顺利了。终于,经过二个月的精神培养,大脑已经定型了,终于赶在蛋白质发展成型之前,把神经系统投放到试管里去了。
正当这生命发展时,又有一股潮流涌来:八十年代学雷锋无意义了!这时的李春教授已经毫不动摇地继续实验了,他决心在八五年时,把新雷锋培养成人。
又过了三个月,神经系统已融进了蛋白质,而蛋白质也发展成为蛋白体了。于是,李春教授一连几天都忙着给这个蛋白体分身,一共竟然分了二百九十个。(剩下了那么一点就无奈被浪费了)从此,李春教授又开始抚养他们,而他们就以极快的速度长着,不到五年功夫就长成一米七二了,李春便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现在年已八旬的李春教授又在进行新的实验课题了,他的晚年很幸福,因为他的儿子们常来看望他,他的儿子们没有辜负他的一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