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草木凋零,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应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季养生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冬季养生谚语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冬天进补,开春打虎”
——动机是藏精的季节,冬天藏精充足,春天可少发病。
冬季严寒万物藏,保健敛阴又护阳。
起居作息顺天时,老人早寝晚起床。
冬令进补莫过量,合理膳食重营养。
生冷粘硬不可食,少吃干食多喝汤。
暴暖暴冷易感冒,暴食暴饮伤胃肠。
冬练日出最佳时,雾中锻炼身受伤。
前腹后背要保暖,谨防寒气脚下凉。
烟酒御寒反有害,衣食住行保健康。
老人好过严冬关,五福降临寿无疆。
冬季养生10不宜:
不宜长时间停留在雾气中;
不宜早晨冷水洗头;
不宜洗澡次数过多;
不宜长期待在温暖房间;
不宜久坐不走动;
不宜把围巾当口罩用;
不宜晚上开窗通风;
不宜长时间使用电热毯;
不宜晚上蒙着头睡觉;
不宜感觉热就脱衣服。
老年人冬季晨练小常识
勉强晨练是消耗身体
刘友章建议,冬天睡觉最好不要迟于晚上11时。他说,11时是子时,已经是第二天的开始。此时阳气入于阴,为了阴阳相济,最好就是上床睡觉。
“有的人工作比较忙,晚上要加班到深夜,或者很晚才睡,第二天还要很艰苦地早早起来运动,这种‘锻炼’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刘友章表示,头一天晚上没有睡好,睡觉的时候体力没有得到恢复,这样的运动不是锻炼身体,而是消耗身体。“如果觉得累和困,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运动。人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这是正常的条件反射,违反它对身体是不利的。”
冬季晨练宜迟不宜早
刘友章告诉记者,冬天的寒气比较大,早上的时候更是如此,因为每天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上5时左右,而人体的阳气还没旺盛。此时外出锻炼,易受“风邪”侵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刘友章表示,根据《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冬天人体需要吸收阳光补充自己的阳气。在太阳出来之前运动会损伤阳气,容易患伤风感冒,也易引发关节疼痛、胃痛等病症。一般太阳出来半个小时后,晨寒才开始缓解,这就是《黄帝内经》要“必待日光”的原因。一句话,冬季晨练宜迟不宜早。
运动出汗脱衣最容易感冒
据刘友章介绍,冬季晨练最容易得感冒的环节在于出汗以后脱衣服。他说,很多人在运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天冷穿的衣服比较多,运动过后人一感觉热就把衣服脱了,此时人体的毛孔张得很大,寒气最容易趁机侵袭人体了。
“同样的道理,冬天怕冷穿很多衣服,把自己捂出一身汗之后就把衣服脱掉,这样也很容易感冒。”刘友章表示,冬天穿衣,特别是父母给小孩穿衣服不是越多越好,适度、不感觉冷就行。